秦皇岛热电厂二期工程主厂房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 ,用千斤顶先顶起塔吊一侧门架 ,将轨道和台车转动 90° ,然后将机台转 180° ,再用千斤顶顶起塔吊另一侧门架 ,将轨道和台车转动 90° ,从而实现 60 0t塔吊整体转向、移位。该方法实施简单、快捷 ,
混凝土电杆裂缝有表层龟裂 ,环向、纵向裂缝 ,介质腐蚀裂缝 ,斜裂缝和无规则裂缝。杆身浅表龟裂由混凝土干缩引起 ,杆身斜裂缝多由扭伤造成 ;电杆根部数条贯穿纵向裂缝 ,往往由杆内积水冬季结冰冻胀所致 ;碱集料反应往往形成较深无规则裂缝。环向裂缝产生与生产、装卸、运输、安装、使用多种因素有关 ,缺陷重复出现较多者 ,一般由生产造成 ;重复出现较少者 ,大都由生产后装卸、运输、安装、运行等不当造成。纵向裂纹以预应力电杆为多 ,大都由生产时钢筋长度切断误差较大 ,锚固盘倾斜 ,预应力施加不均造成。裂缝修补与裂缝宽度有关 ,宽度 0 .0 5mm以下的裂缝 ,采用A -1水泥制品修补膏骑缝抹刮 ;宽度 0 .0 5mm以上裂缝 ,采用沿缝凿槽 ,向槽内添入A -1水泥膏或 62 0 2结构胶修补。对于冻胀裂缝采用打孔放水 ,填水泥粉 ,封闭水源等措施修补。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70 0 0m2 冷却塔 ,为防止寒冷季节水池底板冻裂 ,从分析土的冻胀规律及池底冻裂原因着手 ,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采取资源充足、价格低廉、施工方便的稻草保温措施 ,确保了池底不冻裂 ,并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水泥粉体喷射搅拌桩 (简称粉喷桩 )用于加固软土地基 ,国外已应用相当广泛。国内在几年前也开展了研究、应用 ,并有成功的范例 ,西江电厂、闸北电厂均采用了粉喷桩 ,有关地基加固处理方面 ,至今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对粉喷桩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要客观地加以分析 ,不能一概加以否定。目前粉喷桩已形成一整套设计理论 ,只要在施工中加强管理 ,选择取得专项资质并配备有良好计量仪表设备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仍有发展的空间。
为保证电厂热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每个高压阀门在安装前均必须进行试压检查。传统的焊接封头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为此 ,研制了密封试压台 ,采用以O形密封圈为主材的自密封结构 ;在卧式试压台上依靠螺旋机构给阀体施以预压力 ;设计了正规的试压管路系统。
针对日本三菱公司珠海电厂 2× 70 0MW机组的调试程序 ,论述了国内外大机组启动调试的一般作法 ,并对 2种调试程序作了分析比较。随着机组制造、建设水平的提高 ,在不断参考国外先进调试经验的基础上 ,应逐步完善我国的机组调试程序 ,使调试更适合机组现代化水平的要求。
90年代初 ,70MW容量等级的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相继在美国、瑞典、西班牙等国投运 ,其设备主要是P2 0 0型增压流化床锅炉和GT35P型双轴燃气轮机 ,为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正在开发 350MW容量等级的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机组。第 1台该型机组安装在日本的Karita电站 ,其锅炉和燃气轮机分别为P80 0型和GT14 0P型 ,预计 2 0 0 0年 7月试运行。 2 1世纪大型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燃煤发电商业市场将有乐观的发展前景。
湛江发电厂 1号锅炉壁式再热器几年内连续发生了 4次相同原因的爆管 ,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通过对壁式再热器管爆管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技改措施。
插接式钢管杆因其安装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但插接式钢管杆插接深度误差难于控制 ,一直是制造厂家研究的课题。文章就影响插接式钢管杆插接深度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给出经验参数。
我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给出的任意形状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计算公式 ,从原理上看 ,它只适用于计算水平接地网 (无垂直接地极 )的接地电阻。为此 ,以该公式为基本数学模型 ,引入修正系数 ,并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 ,归纳出任意形状复合接地网 (有垂直接地极 )的接地电阻计算公式。
从 8 0年代开始我国对电厂干贮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专题试验和研究 ,投入运行的干灰场也比较多 ,但对山谷干贮灰场拦洪坝 ,截洪沟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 ,一般都参考山谷水灰场的标准进行设计 ,难免会出现不符合实际之处。山谷干贮灰场应设截洪沟 ,按 10年 1遇洪水设计。设置拦洪坝时应作水文计算 ,以确定调蓄库容、坝高和排水设施。此外 ,碾压机具应根据灰场环境选用 ,不宜太多 ;确定灰场面积时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避免浪费。
采用典型电厂函调与部分电厂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对国内不同区域内大型火力发电厂绿化现状及特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总结 ,系统阐述了火力发电厂厂区及各个功能分区的绿化布置特点 ,并在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已颁布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确定合理的绿化指标 ,以达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以及指导绿化规划设计的目的。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 0 0— 94 ) (以下简称《大火规》)第 15章中对火力发电厂空调冷源的确定作了一般规定 ,对设置空气调节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但对制冷、空调系统的设备选择和系统设置以及空调房间参数基数未作原则性规定 ,致使在工程设计中存在设备选择、系统设置不尽合理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 ,调研了几个电厂的制冷、空调系统运行工况 ,对现行《大火规》修编提出建议。
通过工程计算分析 ,提出重冰区 50 0kV大跨越导线应适当减少分裂根数 ,增大导线截面积 ,可有效降低50 0kV大跨越段的建设投资 ,其经济效益显著。
由于结构的原因 ,在阀门的侧管段上对焊接接头进行超声波探伤时 ,用以往的方法 ,难以解决缺陷的定位问题 ,但可根据设计图纸给出的 φ、ε角 ,以及探头的折射角 ,通过三角函数的计算 ,求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此可以解决缺陷的定位。通过在三河电厂的实际应用 ,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合肥二电厂一期工程采取EPC总承包的建设模式。为加强工程计划管理 ,引进P3项目管理软件 ,建立了 4级计划的控制模式与控制网络 ,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工程计划管理、控制体系 ,保证了工程计划时刻处于动态监控之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为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的一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