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6-11-05
  

  • 全选
    |
    理论研究
  • 刘钧,马志伟,杨孝森,张君,
    电力建设. 2006, 27(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城北500kV变电站工程为满足奥运场馆用电的需要,将原定工期提前。为了达到工期、质量、技术先进性等的要求及创建国家优质工程的目标,建设单位成立了城北工程项目管理部,对工程进度、质量和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及详细安排,严格把关,经过8个多月不懈努力,于2006年6月15日提前投产送电,创造了国内同等规模工程建设工期最短的记录。

  • 马明
    电力建设. 2006, 27(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辉,卢建刚,黄凯,顾全,曾坚永,
    电力建设. 2006, 27(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东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信息在线分析与考核系统是基于现有省调EMS系统平台上开发完成的软件功能模块,旨在对省网发电厂、变电站的远动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及时识别厂站端失准、异常信息,准确指引故障处理,自动完成远动信息定量、定期考核。

  • 耿建风,杨珂,
    电力建设. 2006, 27(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集控站的合理规划和建设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对提高区域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减员增效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结合河南省的电力网络结构,提出集控站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和配置方案,供业界同仁参考。

  • 占志峰,向小民,阮胜冬,
    电力建设. 2006, 27(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直流系统包括左岸机组、500 kV变电站、公用部分、光纤接口设备、永久船闸、泄水闸等六大直流电源系统。直流系统所选设备,不仅功能强大,可靠性好,也兼顾到操作和维护的简单易行。在调试过程中,各部模块的功能测试依照相关标准进行,结果均符合质量要求。经过2年多的试运行,系统可靠工作,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 张芳,
    电力建设. 2006, 27(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湖北省某500kV变电站的电流互感器发生爆炸事故,暴露出不少问题:故障录波器、事件记录器、保护装置和监控系统的时钟不统一,时差大,不便于故障分析;母线保护动作,未闭锁部分开关的重合闸和无法启动部分开关的失灵保护,使故障扩大;微机事件记录器丢失了大量后续重要故障信息,不利于故障分析。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

  • 蔺雪竹,时瑛,赵燠毳,
    电力建设. 2006, 27(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陕西国华锦界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基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对电力建设施工管理的新的尝试。它由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工程管理4个子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包括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工程技术和工程档案等4个方面的管理。通过该系统的实施证明它有多项优点,能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但它目前尚未能与工程进度管理P3软件接口和没有数字签名是其不足之处。 浅谈火电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技术

  • 张钟伟,
    电力建设. 2006, 27(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ull

  • 王新康,范迪才,高其良
    电力建设. 2006, 27(11):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城北500kV变电站是第1批奥运电力配套工程。该工程在国内第1次采用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00 kV、l 200 MVA变压器,是华北电网第1座深入城市负荷中心500 kV变电站和第1座500 kV和220kV设备全部采用GIS的变电站。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北京市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重视,项目设计、施工单位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使该工程在同等规模电站的建设中工期最短并一次投运成功,被国家电网公司称为“国家电网公司样板工程”。本刊对该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报道,以供业内同行借鉴。

  • 李冬
    电力建设. 2006, 27(11):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城北500kV变电站是北京市首批奥运配套电力项目,在设计中对各电压等级主接线的确定,设备选择,变电站布置及优化等均进行了各种方案对比,最终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方案。

  • 刘铁成,程金梁,刘凯乐
    电力建设. 2006, 27(11):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北500 kV变电站GIS系统的交流耐压试验,根据GIS设备结构复杂、间隔数量众多、整体电容量较大等特点,合理选择了耐压设备组合方式来满足试验容量的要求,并采用了母线连同GCB单元整体加压的方法。既圆满完成了试验,又最大程度减少了试品的加压次数,从而降低了对试品的绝缘损坏。

  • 程金梁,李伟,陈少兵
    电力建设. 2006, 27(11):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城北500kV变电站GIS安装过程中,克服了工期紧张、任务重、安装精度要求高、环境要求严格等困难,认真做好技术准备、设备验收、基础偏差控制及沉降观测和严格控制安装现场环境,并采取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在整个交流耐压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击穿放电现象,这证明了城北500kV变电站GIS安装的质量控制是比较成功的。

  • 胡劲松
    电力建设. 2006, 27(11): 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特高压直流关键设备的研发现状,根据特高压户内开关场对设备外绝缘性能的要求,在分析±500kV隔离开关和支柱绝缘子等设备的外绝缘参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成熟技术的±500 kV户外型开关设备应用于特高压户内直流开关场的设想,并讨论特高压换流站采用户内直流开关场的必要性。此项研究可为我国±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设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 曹枚根,徐忠根,刘智勇,田宝柱,
    电力建设. 2006, 27(11): 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输电塔线体系是一种复杂的空间塔线耦联振动体系,体系动力特性计算中由于导地线的振型密集,输电塔的振型难以清辨。在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研究中,采用白噪声激励体系,得到输电塔耦合了导地线的响应;利用振动模态识别技术,可得到输电塔耦合了导地线的低阶模态。此外,在实际工程现场进行了环境振动测试,识别输电塔耦合了导地线的低阶模态,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和理论模态识别的正确性。

  • 崔凯
    电力建设. 2006, 27(11): 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500kV肇庆至花都送电线路在设计全过程中,始终按照“限额设计”要求指导设计。该工程结合地形复杂且基础作用力较大的实际,对铁塔和基础进行优化设计,共设计了13种新塔型,并率先在国内首次采用等截面斜柱基础。这些铁塔和基础具有施工方便、制造成本经济等特点,其材料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蔡永强
    电力建设. 2006, 27(11): 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海岛上的电力系统通信问题,采用微波通信的方式传输信号。由于海面是强反射面,产生较强的反射波严重影响了通信质量。为了克服反射波干扰,必须采用空间分集技术。空间分集是利用在不同地点的天线进行分集接收的一种方法。它利用电磁波到达各个天线的行程不同来减少或消除相位干涉性衰落的影响,是克服反射衰落的有效措施。

  • 平绍勋,李长益
    电力建设. 2006, 27(11): 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试验和分析表明,配电网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能有效地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断线过电压等各种谐振过电压,防止串联谐振,易于实现选择性的继电保护。在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高电阻接地有较明显的优势。高电阻接地还可以在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 郑江,林苗
    电力建设. 2006, 27(11): 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避雷线、导线的雷电击距及引雷角相等,分析了110~500 kV输电线路绕击雷害,并提出了确定110~500kV输电线路避雷线的引雷范围、保护范围、绕击范围的方法。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10~500kV输电线路的绕击雷害与线路附近及档距中央导线下方的凸出地形、树木、建筑物,以及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避雷线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有关。

  • 白树华,卢继平,
    电力建设. 2006, 27(11): 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藏有较丰富的风能资源,应利用风能解决西藏无电地区居民的电力供应。西藏风资源的分布使风力发电规模受到制约,风力发电需与其他能源形式配合互补供电。西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对风力发电的影响是:空气密度降低了风力发电的最大功率;大气温度使风力发电输出功率波动较大;风电机组的覆冰产生大温差,易引起发电机绕组表面冷凝;雷暴会引发风力发电机组故障;日照强度强使风电机组散热较差;空气湿度大使风电机组绝缘性能降低。

  • 欧阳册飞,罗健勇,
    电力建设. 2006, 27(11): 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邹县发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封闭母线主回路的额定电流为26500A。其冷却方式采用强迫风冷还是自然冷却?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证明自冷式母线的设计、制造及安装相对简单,又无风冷方式的附属设备,运行可靠性较高,维护工作量少。因此,建议该工程封闭母线采用自然冷却方式。 西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对风力发电的影响分析

  • 魏永志,秦文学,
    电力建设. 2006, 27(11): 4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选择邹县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的启动方式和旁路系统的配置方式,进行了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从技术和安全性考虑,高压缸启动和中压缸启动均可行。在运行安全方面,高压缸启动的系统简单、故障率低;在经济上,高压缸启动只需配置高压一级大旁路,系统大大简化,与中压缸启动比可节省大量初期投资。通过分析、比较,确定邹县发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采用带高压一级简化大旁路的高压缸启动方式。

  • 何辉,
    电力建设. 2006, 27(11): 4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汽轮机差胀反映出汽轮机动静部分的间隙变化,是保护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了解差胀的概念、测量原理及变化趋势,就可以在机组启动及运行期间,通过监视差胀的参数变化,结合绝对膨胀、轴向位移等汽轮机滑销系统参数的变化情况,判断汽轮机动静部分的状态。在参数异常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避免发生动静部分的摩擦。

  • 宋红东,张居团,
    电力建设. 2006, 27(11):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龙抽水蓄能工程是河南省第1个抽水蓄能电站,安装2×60MW单级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工程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施工单位以前未遇到的问题。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以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文章总结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办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 黄伟,
    电力建设. 2006, 27(11): 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号600MW超临界机组在启动调试过程中,多次出现主汽温偏高的问题,尤其在第1次并网带负荷时最频繁,曾因汽温无法控制造成停炉。该型锅炉在其他电厂也出现过类似问题。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燃烧热负荷小,蒸汽流量小,即使调节阀全开一次汽减温器减温效果不明显。为此,采取加大燃油量、增加燃烧热负荷、炉膛负压控制在-600 Pa、增加油枪的根部风、控制锅炉总风量、改善燃烧、提高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及给水温度等措施,解决了冲转时主汽温度偏高的问题。

  • 齐建华,
    电力建设. 2006, 27(11): 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唐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2×125MW供热机组,生产和生活废水集中处理,而含油、煤火另行采用分类处理。废水处理方式基本上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针对电厂排出各种污染水质不同的特点分类进行处理。该电厂采用废水集中处理后,水质能达到排放标准。但还存在管理上不严,有时废水处理不达标和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