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峡—上海±500 kV 直流输电工程为依托, 对±500 kV 直流输电系统主回路参数进行计算和研究, 得出换流阀、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的基本参数值。同时, 论述了各种参数设计依据的原则、各种参数所起的作用以及影响各种参数的因素, 为±500 kV 直流工程的各项研究提供前提条件。
三沪直流工程系统调试分为2 个阶段, 共计完成试验项目238 项, 内容包括: 初始化运行、保护跳闸功能、系统监控功能、电流控制、功率控制、无功控制、降压运行、辅助电源切换、交直流线路故障、本地/远端控制转换、功率提升/回降、直流额定功率运行和过负荷以及单项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详细分析单极系统调试和双极系统调试对设备及其功能考核的结果, 设备试验、分系统和站系统的调试结果, 给出试验结论, 最后得出系统的调试结论。
三沪工程华新换流站交流滤波器的主要噪声处于100 Hz 和630 Hz 左右的2 个包络范围内, 是换流站主要的噪声源。白鹤( 华新) 换流站噪声问题经计算研究采取如下方案解决: 换流变压器采取全封闭方案, 采用Box- in 噪声治理措施; 平波电抗器采取加声屏障方案, 将平波电抗器的防火墙外延2 m, 在防火墙内壁贴吸声材料, 并加7 m 高的声屏障; 交流滤波器电抗器的降噪采用低噪声电抗器和在交流滤波器场四周5m 围墙上设置3m 高轻型隔声吸声屏障的治理方案。换流站采取降噪措施后, 在大负荷试验期间的噪声测量结果表明, 换流站满足II 类昼间的噪声标准。
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主要是选择绝缘子型式、绝缘子串的片数和空气间隙。它们应同时满足工作电压, 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的要求。由于直流线路的特点, 在运行中绝缘子积污较交流线路严重得多, 在运行中污闪事故不断, 因此, 总结我国已投运的±500 kV 直流线路的运行情况, 结合科研成果和国外经验, 开展对直流线路的绝缘配合研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对正在设计±500 kV 三峡右岸—上海直流线路的建设和将来的安全可靠运行有很大意义。
华新换流站是三峡—上海500 kV 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换流站, 其电气设计具有自身的独特设计特点。通过与以往直流工程对比, 总结了华新换流站电气一次和电气二次的设计特点。根据换流站实际建设场地, 分别对换流站土建、暖通及水工部分进行了设计。通过对噪声源及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 基本达到噪声标准。准确把握时间进度表、明确设计接口、加强沟通和交流及重视环保要求等在换流站设计中十分重要。
宜都蔡家冲换流站GIS 安装调试期间发现多起设备缺陷。通过交流耐压试验及局部放电测量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存在质量缺陷, 更换合格绝缘拉杆后试验通过。断路器解体检查及时发现了内部缺陷,避免了事故发生。进行气体泄漏检查时发现多处气室轻微漏气。气体湿度测量发现超过厂家控制标准, 需要进行复测。
三峡右荆500 kV 输电线路长江大跨越工程中的SZKT 型大跨越铁塔, 利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与人字副抱杆有机结合的组合式抱杆, 进行分解组立的施工方法, 巧妙地解决了大跨越铁塔因头部横向尺寸宽、单吊重量大而造成的组塔施工困难。该施工方法以及人字副抱杆的安装、拆卸施工工艺, 可供在建的1 000 kV 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长横担铁塔组立施工借鉴。
1 000 kV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基础方量比一般500 kV 线路大得多, 尤其是转角塔基础每基在300~500m3, 方量大。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分层浇制时的间隔时间容易超出规范允许的时间, 施工质量不易控制, 采用商品混凝土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在试点基础成功采用了商品混凝土进行基础浇制, 从原材料、搅拌、运输、下料、振捣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控制, 确保了基础浇制质量, 同时也针对商品混凝土大坍落度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办法。与现浇混凝土相比, 商品混凝土具有质量好、节省人力、效率高、节省占地面积及环保等诸多优点。
当前悬索跨越施工具有很多优点, 如所用材料少、适用条件广等。文章对悬索跨越施工所用封顶网种类、悬挂方式等进行分析, 对其所用架体材料、方法做综合评述, 可以很好地促进悬索跨越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竖立抱杆、封网不停电跨越在施工实践中一般只是考虑到满足规范要求, 而没有考虑到施工的工作量和青苗赔偿。为了使抱杆支点的布置既满足规范要求又使施工工作量和青苗赔偿最少, 建立了竖立抱杆、封网不停电跨越的新模型。新模型不仅保证了安全, 而且跨越占地最小, 使施工量和青苗赔偿最少。
针对600MW燃煤机组电除尘器特点, 结合双套管紊流气力输灰技术以及在运行调试出现的问题, 对不同输灰系统的设计、配置等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系统优化方案。根据运行实践将600MW燃煤锅炉机组电除尘器干除灰系统归纳为2 种典型设计, 使输灰系统配置标准化。
IEC 标准考虑高压厂用电源为中性点接地系统, 8.2 条规定采用瞬时接地故障保护。但是我国高压厂用电源系统大多为不接地系统, 故可取消瞬时接地故障保护。关于电动机定子两相接地故障, IEC 标准按短路绝热过程和短路热稳定要求来选择电缆截面, 偏保守, 会增加投资。所以可取消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改由热控保护装置切除故障电动机电源, 这样可选择较小的电缆截面。另外, 易过负荷电动机现有保护方式可以简化, 以利控制盘的设备布置。
传统的GIS 设备包扎检漏的方法, 可操作性差, 误差大, 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文章在总结多年GIS 设备包扎检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根据新的判断标准进行包扎检漏的新方法, 该方法在现场安装施工中方便操作, 易于执行, 是控制安装质量、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建议将新方法确定为标准方法并推广应用。
景观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直接有效的,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景观设计目标是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外部环境入手, 在遵循工艺流程的前提下, 运用景观设计学对河源电厂的环境及建构筑物进行了系统的创新设计, 以展示出现代火力发电厂的生态环境和建筑艺术造型。
针对电厂供水管线钢管短期内产生腐蚀穿孔泄漏现象, 研究了发生腐蚀的原因与机理, 提出了切实、有效、可行的防护措施, 为电厂建设期管线防腐提供了依据。
在华能沁北电厂一期工程热控供电与接地系统中, 辅助车间热控电源系统相对独立也较为简单,主厂房热控电源系统从设计、安装到调试都较为复杂, 故障点也较多。在设计控制系统时, 根据不同地用电设备设置不同地供电等级, 仔细核对用电设备数量和负荷, 留出适当的后备余量, 并全面深入研究整个工程的控制思想, 把事故隐患消灭在施工设计阶段。安装和调试工作应小心谨慎, 依据设计原理进行工作, 保证实际运行中不出问题。
华能玉环电厂1 000MW机组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 人员、机械配备、施工总平面布置、质量管理、主要技术方案等内容, 其施工组织设计可为百万千瓦级机组的施工设计及管理提供参考。
华能玉环电厂1 000MW超超临界锅炉是我国首台投入商业运行的百万千瓦级锅炉, 该锅炉投入商业运行已过半年, 运行状况良好。文章介绍了该锅炉的概况、技术特点、整体布置和热力性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锅炉具有优异的性能。
华能玉环电厂1 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是我国首台投入商业运行的百万千瓦级汽轮机, 该汽轮机投入商业运行已过半年, 运行状况良好。文章介绍了该汽轮机的结构、高效率及高可靠性特点、启动及维护性能、运行及热力性能。运行数据和热力性能试验数据表明该汽轮机具有优异的性能。
华能玉环电厂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本体保温采用了喷射法保温工艺。对中压缸、高压缸、再热进汽阀壳体及主蒸汽进汽阀体保温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与传统保温方法比较, 分析了喷涂保温工艺的优缺点, 表明喷涂保温工艺值得在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中推广使用。
浙江华能玉环电厂的1 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是目前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经济性最高的火力发电机组, 该机组的汽轮机在试运过程中对汽轮机本体、各辅助系统和控制系统的问题逐一解决, 最终保证了整个机组的成功投运。
超超临界机组电气系统与超临界机组相比, 主要体现在有关设备容量和电气参数的增大等方面。文章简要介绍了玉环电厂2 台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电气主接线、发电系统、厂用电系统、设备布置等系统配置和主要设计原则, 供今后超超临界机组电气系统设计的进一步优化作参考。
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远程培训系统及内部电话网络系统4个模块,主要解决了多业务融合、网络结构与容量、服务质量保证及高清晰视频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建设管理部门与建设现场间的视频会议、视频监视以及语音与管理数据的实时、快速交流,促进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的管理创新.
华电国际邹县电厂扩建2 台1 000MW超超临界燃煤火力发电机组。首先从技术角度对该机组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材料T/P92 焊接工艺的现场质量技术控制要点、金属监督标准的制定作了简要介绍。然后结合工程监理的工作特点, 重点阐述了工程监理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起的技术支持作用及对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作用。
电力企业数据中心的组建为企业统一信息平台的运行提供了基础, 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的数据、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决策支持。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数据中心构建多维数据分析模型的方法,多维数据集的展现技术, 多维视图操作, 多维数据处理策略及存储等, 为电力企业数据分析工作提供了一套可行方案。
目前使用的微机继保设备可靠性模型不准确,造成实际应用困难。文章通过引入自检系数、检修成功系数和故障维修系数, 改进了微机继保设备的可靠性模型, 求解了微机继保设备的最佳检修周期, 并进一步编制了最佳检修周期的计算软件, 实现了对微机继保设备可靠性的动态评估。对影响微机继保设备最佳检修周期的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找出对最佳检修周期影响较大的2 个因素为自检系数和检修成功系。
采用新型的油路设计方案, 使强迫油冷式电磁除铁器具有温升低、磁场强度大、封闭性高、维护量小等优点。特别适合粉尘严重、湿度大及有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中使用。
随着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日益显现, 电厂CO2 的减排已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介绍了3 种CO2 捕获技术: 燃烧前捕获、纯氧燃烧、燃烧后捕获, 并介绍了其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