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由燃气轮机、汽轮机、发电机和余热锅炉组成。机组采用燃气轮机-汽轮机-发电机单轴布置,燃气轮机排气直接进入余热锅炉,不设旁路烟囱。安装该机组的工期控制点为土建工程、汽轮机安装、系统的清洁度和系统的气密性达标、余热锅炉的水压和酸洗、冲管、启动和调试。安装该机组的工程实例表明:土建阶段时间最长,安装阶段次之,调试阶段较短。
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在江苏省沙洲电厂 2号机组 600MW发电机定子施工中,在国内首次使用液压提升装置对定子进行横向吊装作业。在正式吊装前对该定子的厂内外运输、卸车、液压提升装置的组装及吊装工艺均进行了较周密的准备,为以后此类施工条件下选择施工工艺及机具提供了借鉴经验。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送电工程是我国第 1条 750kV同塔双回线路,导线选择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根据导线选择的主要原则和西北地区高海拔的特点,结合该工程采用的塔型,对各种分裂导线方案,进行了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以及相关导线型号的工程造价水平、年运行费用的比较,建议该工程导线采用 6×JL/GIA-450-54/7方案。
文章对大唐赛罕坝风电场引进安装的丹麦 Vestas公司生产的 V52-850kW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特点、安装原则、施工工艺要求及安装顺序进行了叙述,可供相同及类似型号的 Vestas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时参考。
根据变频系统高频输出电能特点,分析高次谐波产生原因和危害,并给出在电力电缆传输过程中产生振荡辐射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最后提出电力电缆的技术要求并设计电缆结构,以减少电缆振荡辐射谐波对环境的电磁污染。
运用项目管理技术知识,从采购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多年积累的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对电力建设企业采购中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应对策略进行论述与探讨,阐明了电力建设企业应健全采购风险防范机制,规范采购制度、堵塞采购漏洞、遏制采购腐败、推动采购行为朝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确保电力建设企业采购的成本最低、风险最小、获利最大。
输变电工程的金具多数在露天使用,雨水、露水、雪溶化的水,可通过微小间隙进入到金具内部,造成金具冻裂,将严重影响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在温差较大的寒冷地区,金具冻裂比较严重。为了预防金具冻裂,在金具设计和金具压接时,应使金具和导线间的间隙符合要求。安装完毕后在金具上开出水孔,用导电脂填充金具内部的剩余空间,也是有效预防金具冻裂的措施。
发电机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小阻抗接地、高阻抗接地、消弧线圈接地。不同的发电机中性点运行方式对不同的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方式的保护效果影响很大,其中的外部注入低频信号定子接地保护,能够适应各种不同中性点接地的发电机,不但能够反映定子绕组的接地故障,而且能够反映定子绕组回路对地绝缘降低,这是今后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的主要方法。
在风力发电场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主吊机械的选型,适应经常性移动和微观地形的变化;优化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配备,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降低生产成本;优化施工程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机组陆续投产的需求;细化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完工后地貌、植被同期恢复等应对策略,以确保风电场施工的工期、质量,并兼顾施工的效率和成本。
菏泽电厂 420煤粉锅炉水冷壁发生的高温腐蚀t/h ,为硫酸盐、硫化铁、硫化氢 3种腐蚀并存,属于高温硫腐蚀类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入炉煤的含硫量太高,K、Na等致腐物质含量较高;双通道燃烧器的空气动力工况不良,在水冷壁附近存在较高的硫化氢等腐蚀气体等。采取了控制入炉煤质量,改善配风,合理组织燃烧,在水冷壁腐蚀区域喷涂铝基防腐层,在水冷壁上预留缝隙喷口,改善贴壁气氛等措施。
根据现有机具和大板梁的特点,分析了吊装难点,提出了吊机的负荷分配方案和从卸车、梁体翻身、抬吊直至就位等吊装全过程的施工工艺。
当前我国电力建设正处在高峰期,各施工企业纷纷购置大型机具。如何能充分利用机具的最大功效是各施工单位需研究的课题。结合贵州电建二公司在盘南电厂施工中的机具调度管理情况,探索合理配置机具资源和动态调度大型机具对工程的作用,并分析了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变压器外部故障时,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数及漏磁通所经磁路均未变化,变压器绕组发生故障时,变压器漏电感肯定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变压器的短路电抗并计算分析,可以判断变压器的绕组故障。参数辨识法诊断变压器绕组故障,即是通过测量变压器三相电压和电流量,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变压器绕组漏抗,从而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故障。
以华润电厂一期工程冷却塔为例,介绍了采用在平桥标准节上加装泵管,由拖泵进行混凝土垂直运输和浇筑的方案。实施该工艺后,在未加大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筒壁施工速度 35%,缩短工期 17天。
电网运行新规则要求风力发电机在电网电压跌落的情况下仍与电网相连接,这需要根据风力发电机同电网的具体连接情况,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安装必要的设备来实现。例如:安装 Crowbar低压旁路系统、采用带 UPS逆变器的电路和带 UPS逆变器的 Crowbar电路等。这些保护措施各有其优缺点,在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输电线路大多位于山区,采用传统的“双距”法测量,工作量大,误差也大。经实践改用“单距”法测量,并进行误差补偿,能满足实际工作精度的要求,且方便实用。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一般承受较大的水平力和倾覆力矩作用,抗倾覆稳定性往往成为杆塔基础设计的控制因素。采用有限元程序,数值模拟等直径、扩底桩和扩顶桩 3种桩型的抗倾覆特性,结果表明:在倾覆荷载作用下掏挖基础桩属刚性短桩,可按照刚性短桩“m法”设计计算;可以从提高桩土体系抗倾覆承载力和提高基础本身强度与刚度(例如采用扩底桩或扩顶桩)2个方面,来提高杆塔基础的抗倾覆能力。
目前,我国电网基本实现了全国互联,全国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南方 4个主要同步电网。未来我国同步电网的构想中将东北-华北-华中电网调整为华北-华中-华东同步电网,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全国形成华北-华中-华东、西北、东北、南方 4个主要的同步电网。特高压同步联网可实现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促进跨大区、跨流域水火电互济和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网架支持,避免出现通过 500kV交流线路联接大区电网存在的动态稳定问题,同时可解决 500kV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
论述了影响 500kV送电线路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得出影响造价因素中最敏感的几种因素,提出了控制这些敏感因素的方法,有效地控制 500kV送电线路工程造价。
±8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出现故障时对交流系统的影响较大,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对可靠性要求很高。因此,分析影响直流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设备,研究提高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及可用率的措施,在即将建设的±800kV直流输电工程中加以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总结以往直流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实际情况,提出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及可用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