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扩大, 土地征用难度必然越来越大, 变电所向小型化发展已是必然趋势, 这就增加了变电所设计的难度。因此, 必须在变电所的设计原则、总体布局、接地和通风散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以适应变电所向小型化发展的需要。
同塔双回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两回线会产生静电和电磁耦合。当一线运行、另一线停运时, 在停运线路上产生幅值较高的感应电压和电流, 给停运线路的检修工作以及两站拉合地刀的操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文章以500 kV平西5312 线路为例, 利用PSCAD/EMTDC 电磁暂态计算程序, 计算、分析了影响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电压和电流的相关因素, 为线路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计算分析后建议: 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1 号高压加热器的设计上端差取- 1.7 ℃; 2、3 号高压加热器的设计上端差由0 ℃分别降至- 3.2, - 2.7 ℃, 以使每台机组年节省标准煤800 t。如上述方案实行困难, 可将3 号高压加热器的设计上端差降至- 1.7 ℃, 使每台机组年节省标准煤约300 t。
针对P91 厚壁管焊口的后热处理在2 个规程上的矛盾之处, 即是否有必要在冷却至100~120℃恒温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后热处理的问题, 从金属理论及法律效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最终确定焊后热处理应立即执行。
以某大型汽轮发电机基础的设计为例, 论述了按照厂家STIM标准及我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并参考DIN4024 标准, 进行基础的动力特性方面的研究、设计和计算。创新地推出了控制振动线位移的包络曲线图, 对今后大型汽轮发电机基础的动力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大亚湾核电站的9LGR 至LGC6.6 kV 电缆原设计有错误, 存在事故隐患。通过对电缆载流量及其所带负荷的计算、比较, 找出错误的原因, 提出并论证改进方案。该方案实施后, 纠正了原设计错误, 消除了事故隐患, 满足了电厂的设计要求, 提高了LGC 系统的电源可靠性。
总承包项目因为承担了工程的EPC 任务, 构建快速可靠的工程管理信息平台十分重要。由于承包商承担了设计和采购供货的责任, 在项目内部需要对设计图纸、设备材料供应状况等进行信息化管理。采用数据库型式的局域网开放系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利用现在计算机网络的便利, 使以上信息在项目部成为可广泛获得的资源, 可以对现场的施工给予支持。
分析了从设备分部试转到整套启动的调试过程中引起锅炉受热面过热超温、冲蚀的可能性, 并提出了预防对策。建议过热器、再热器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不酸洗。
由于电站锅炉采用湿式排渣系统耗水量巨大, 华能上安电厂利用1 号机组A 级检修期间, 引进北京国电富通公司干式排渣系统, 将1 号机组配套的“W”型火焰锅炉改造为干式除渣方式, 达到节约用水、改善环境的目的。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 弧垂观测是架线分部工程中重要的控制项目。在大跨越线路工程导、地线弧垂观测中, 由于局部气候及档距大的影响, 弧垂观测工作与普通导、地线弧垂观测有所不同, 而且这些不同对导地线弧垂的精度有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工程实例观测数据的分析, 提出了消除初伸长的影响和改进测量气温方法这2 项改进措施, 从而提高弧垂观测的精度。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的输电线路设计规程对于风压不均匀系数取值的规定及差异, 提出我国输电线路设计规程的风压不均匀系数取值的修正方案。同时对在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执行该修正方案的可操作性以及对线路杆塔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估。在以后新设计的输电线路工程中, 对于杆塔规划、塔头尺寸的确定和杆塔定位后导线与绝缘子串的风偏校核等各环节,可按照该修正方案开展工作。
论述了华能玉环电厂1 000MW机组汽轮机的结构特点, 从汽缸设计特点、材料选用、轴系膨胀和支承特点等方面入手, 阐述了该型汽轮机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火力发电厂中的钢球磨煤机属于较大的动力机器, 由于其外型庞大, 其基础往往压在主厂房基础上。为了避免磨煤机的振动传到主厂房基础上, 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同时也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须对电厂中的磨煤机采取隔振措施。钢球磨煤机基础采用弹簧隔振技术是一项很好的隔振措施, 能使动力机器基础结构简单, 施工方便, 还可以减少振动对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 延长大修周期, 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机载激光测量技术是继航空摄影测量之后又一项新的先进的对地观测技术, 它利用机载的激光器(Scanner Header)、惯性导航系统(IMU)、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码相机, 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面及附属物的三维坐标和数字影像数据。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给勘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研究课题。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应用机载激光测量技术, 充分发挥其高效、高精度、快速、全天候、高数字化的优势, 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勘测设计提供帮助。
通过对金具的节能原理分析, 以及对铁质金具、铝质金具的节能效果试验, 证明节能铝质金具比普通铁质金具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虽然节能金具的价格比较高, 但是, 选用节能金具能够在2 年内收回金具成本, 有利于提高送电线路的输送负荷能力。节能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某电厂预制桩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 总结推导了预制桩桩长计算公式, 经过计算提出了桩长优化方案。通过对施工过程和工程桩检测结果分析, 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分析了勘测报告和试桩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预制桩勘测、试桩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GIS 的优点, 在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得到应用。GIS 属精密设备, 在安装前要对设备各方面进行现场验收, 保证产品合格; 并对基础进行检验, 确定准确安装位置, 以免给运行造成潜在危害。安装过程中要把握安装顺序, 对清洁、密封、坚固、连接、真空度、湿度等工作, 要严格按规定做好, 防止造成缺陷和事故。广东省的3 项GIS 事故表明, 在安装过程中不能有丝毫马虎, 否则就会造成不可预料的故障发生。多起GIS 设备故障, 也应引起制造、采购、现场安装, 运行人员的重视。
受风荷载控制的杆塔结构可靠度可近似代表直线型杆塔结构的可靠度。在分析杆塔构件可变荷载效应与永久荷载效应比值范围的基础上, 用JC 法计算了我国500 kV 线路杆塔构件可靠度, 不考虑和考虑风荷载调整系数时分别为2.45 和2.85。考虑杆塔相邻节间主材构件的统材和杆塔的高度, 得到我国500 kV杆塔结构体系失效模式数为3~5。近似假设杆塔主材构件可变荷载效应与永久荷载效应同比例增加, 用串联结构体系Ditlevsen 算法计算了500 kV 线路杆塔结构体系的失效概率。计算表明: 我国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可靠度低于建筑结构可靠度, 在今后杆塔结构设计, 尤其是特高压杆塔结构设计中宜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输电线路静态热定额计算, 采用特定的环境温度和风速, 比较保守。而输电线路动态热定额计算,采用实时的导线温度和气象数据, 实时反映了线路动态热容量的情况。同时在线路上配置实时监测装置和小气象站, 为调度运行人员控制线路负荷提供依据。采用动态热定额能提高线路输送容量10%~30%, 是一种廉价、有效、安全的线路增容技术。
利用有限元方法, 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建立电磁场计算模型, 分别对换流变压器设计中的交流、直流和极性反转时的电场, 含有高次谐波影响的绕组非正弦瞬态漏磁场等问题进行数值应用研究, 得到交、直流电场和瞬态漏磁场等的分布规律, 经过不同方法或产品实测结果的比较, 相互检验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为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应用结论。
在三沪直流工程系统调试中, 宜都换流站5631 交流滤波器分别于2006 年9 月29 日和10 月6 日投入时, 因电容器不平衡保护跳闸。这2 起保护跳闸事件特征在以往直流工程中较为少见, 文章将故障分析、处理过程特作总结, 供大家参考。
直升机水冲洗带电线路绝缘子作业于2006 年正式服务于跨区电网。该项技术主要包括直升机水冲洗作业设备技术参数、水冲洗作业方法的研究。相比传统人工清扫, 该项作业无需停电即可进行, 在提高清扫质量的同时, 工作效率相比传统方法可提高5 倍以上。该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仍须不断总结创新,以便更有效地保障国家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电厂开工建设项目日益增加, 并呈现出机组容量大、建设周期长、工程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做好筹建时期电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