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8-06-01
  

  • 全选
    |
    特高压专栏
  • 赵全江,李翔,胡红春,包永忠,陈媛
    电力建设. 2008, 29(6):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冰区线路投资巨大,其导线方案对技术经济指标有很大影响。根据向家坝—上海±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建设要求,结合重冰地区环境恶劣、交通困难、人烟稀少等特点,对30 mm覆冰地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方案进行了探讨,建议在重冰区可适当减少导线分裂根数,以降低工程投资。

  • 林章岁,张林垚
    电力建设. 2008, 29(6):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总体规划,2015 年前后特高压电网将进入福建,必将对福建电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有:特高压电网对福建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对福建电网短路电流的影响、对福建电网无功补偿的影响以及对福建电网结构的影响与1 000/500 kV 电磁环网的解环等问题。必须尽快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及早谋划好相关对策和措施,确保特高压电网出现后福建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 黄成云,朱立明
    电力建设. 2008, 29(6):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SAP84 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对1 000 kV 特高压黄河大跨越过程进行结构分析,对吊装过程中的跨越塔、抱杆进行结构稳定性分析,抱杆每侧吊重达到7 t,抱杆处于最不利状况。横担中段合拢安装间隙有40mm,横担中段可方便合拢。根据计算结果,在K 节点高度位置需设置拉线,在施工时采用腰箍拉线与腰箍吊拉线结合的方式,既增强抱杆整体稳定性,又不增加对抱杆的下压力。

  • 理论研究
  • 赵俊光,王主丁
    电力建设. 2008, 29(6):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容载比是确定变电站容量的重要参数,而电网中负荷及变电容量通常分布不均衡,使得综合容载比已不能准确反映单个变电站的容量裕度情况。同时考虑到负载率不能体现出负荷发展的动态性,提出了基于单个变电站的容载比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容载比各参数的合理取值进行了探讨,结合算例给出了容载比在单个变电站容量规划中的应用。

  • 王道勇,陈平,赵冬
    电力建设. 2008, 29(6): 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抱杆高度达到40m,自重较大并且成为抱杆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参数。抱杆设计时,选用抱杆质量为目标函数,以满足设计容许中心压力为约束条件,对抱杆的主材、斜材和断面尺寸进行综合优化,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在Matlab 软件上进行计算。实例计算表明:从计算结果可以直接确定最优的主斜材角钢型号和断面边宽;设计选取主材角钢时,尽量使用较厚的角钢,材料才最省;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加大抱杆的断面边宽,对抱杆的质量影响最为明显,抱杆的斜材厚度取约束下限才最省材料。

  • 电网技术
  • 李强
    电力建设. 2008, 29(6): 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 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强降温和持续雨雪冰冻天气,由于其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造成了电网设施大量损毁,在短时间内倒塔、断线事故集中发生。前所未有的电力危机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从此次雨雪冰冻天气的特点、导线覆冰舞动及覆冰设计标准等4 个方面对电网受灾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应从灾害事件中总结经验,研究对策。雨雪冰冻灾害带给我国的重要启示是要加强电网建设,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学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大电网。

  • 李瑞,余虹云,余长水,曹钧
    电力建设. 2008, 29(6): 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CCC 导线整体上无疑是一种性价比优良的新型架空输电导线,能有效提高载流量,提高线路输送能力。但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通过对ACCC 导线进行不同状态的耐高温性能试验,发现该导线耐张跳线段的碳纤维复合芯棒表面高温运行时会出现“竹节”现象,在设计中应予特别关注。建议直线段采用ACCC 导线时,耐张跳线段最好用常规的ACSR 钢芯铝绞线或采用耐热铝合金导线按双分裂布置。

  • 何勇,刘玮,刘汉生,唐炎,龚群,马志坚
    电力建设. 2008, 29(6): 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沪±500 kV 直流输电线路的杆塔,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因绝缘配置比以往工程要高,提高了防污闪能力,故塔头尺寸比以往的要大;I 串直线塔和V 型串直线塔的塔身均采用方形断面和一次坡型式,既美观,塔身整体刚度也好;塔身上部较窄按小交叉的斜材不等节间布置方式,塔身下部较宽按大交叉的斜材布置方式,使塔身主材受力状况达到最优;悬垂转角塔塔头采用无挂架方式。

  • 景钦刚
    电力建设. 2008, 29(6): 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输电线路管理需求的特点,提出利用数字高层模型(DEM)、三维设备模型、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二维GIS 等多种业界领先技术,实现基于GIS 的三维输电线路规划设计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建立设计数据、规划数据、设备模型、设备属性一体化的数据模型。该系统的软件功能满足输电线路规划、设计、培训模拟等业务要求,同时完成设备、设施空间和属性信息的维护和查询。

  • 韩军科,朱全军,杨风利,曹枚根
    电力建设. 2008, 29(6): 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以往的大地震中,高压隔离开关均遭受了严重的损坏,此类设备的损坏主要由于瓷柱脆性破坏造成。以往该类设备抗震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瓷柱以及支架的研究。实际情况表明,高压隔离开关自身特点决定了仅依靠增强瓷套管及其支架的刚度,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其抗震问题。高压隔离开关设置基底隔震层,通过隔震系统的滑移吸收地震能量,基础只将有限的地震能量传给上部结构,减震效果显著。地震时程分析证明,基底隔震高压隔离开关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 刘志强,马兴炼
    电力建设. 2008, 29(6): 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 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电网遭受重创,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通过介绍贵州电网500 kV 鸭烽线路抢修过程,总结了线路抢修施工方法,包括锚线、拆除组立铁塔及架线施工方法,强调了线路抢修施工安全管理经验。针对输电线路部件损坏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并就线路设计、事故应急处理和除冰方面提出了建议。

  • 电源技术
  • 叶勇健
    电力建设. 2008, 29(6): 4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能玉环电厂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其一次风机和送风机风量和压头设计裕量没有现成的设计规范可遵循。通过对国内外1 000MW等级机组的风机配置方式,风量、风压裕量的取值以及国外设备制造厂的有关设计导则进行分析,对玉环电厂一次风机和送风机设计裕量进行了选择和分析,并对1 000MW机组一次风机和送风机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徐晓春,周建章,孙昕,胡仕林,孙业光
    电力建设. 2008, 29(6): 5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结合淮南平圩第二发电厂汽轮发电机基础的实际设计条件,推出了揉合欧、美2 种基础形式优点的优化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论证。设计的汽轮发电机基础通过了1∶10 基础模型振动试验的检测和168 h 满负荷运行的考验。

  • 马忠云,陈慧雁,刘振强,李向阳
    电力建设. 2008, 29(6): 5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燃煤电站锅炉燃烧过程NOx 生成机理和减排技术的现状,需要在锅炉尾部加装烟气脱硝装置。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文章着重分析了其脱硝原理、工艺流程、脱硝岛整体布置方案、还原剂、催化剂的选择和烟道的设计优化。另外还介绍如何控制运行中的工艺参数和工程的应用情况。

  • 王舰,毛纾冰
    电力建设. 2008, 29(6): 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补给水系统采用反渗透预脱盐加一级除盐和混床处理工艺。反渗透系统出力为3×60m3/h,一级除盐、混床系统出力为2×120m3/h。整个系统出力能满足机组正常运行阶段补水,但会影响机组冲管用水。由于冲管补水的瓶颈在于反渗透系统,因此,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反渗透系统增加旁路,短期内牺牲预脱盐率,使反渗透系统总出力接近一级除盐及混床的满负荷运行出力。这样可以缓解基建冲管用水紧张问题。

  • 常建伟
    电力建设. 2008, 29(6): 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人员、技术装备、技术标准等方面总结了火电施工企业焊接热处理的现状,详细分析了当前火电施工焊接热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满足焊接热处理日益严格的要求,改进热处理的质量。

  • 包镇回,张学锋,杨丹霞,金伊凡,郭国均
    电力建设. 2008, 29(6): 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对1 000MW压水堆核电站主管道的焊接工艺研究,攻克主管道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大口径厚壁管的焊接技术难关,由此,焊接接头不仅获得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同时也掌握了主管道焊接的变形规律和变形量。同时还重点介绍了E316L 不锈钢焊条的选择、试验、分析和应用比较,最终应用于主管道焊接工艺的评定,所有的检验和试验结果均符合RCC-M(2000 版)规定以及有关的验收标准要求。

  • 工程管理
  • 郭伟华
    电力建设. 2008, 29(6): 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规避国内制造厂家出口风险,文章针对印度火电工程电站物资出口贸易市场的特点,全面分析了印度电力基建市场环境及电站物资国际贸易流程中的信用风险、合同价款风险、银行保函风险、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风险解决方案。

  • 江学荣
    电力建设. 2008, 29(6): 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电力建设项目模式下,调试单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如何构建合理的调试制度,充分发挥调试单位的作用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在简单介绍我国电力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及启动调试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分析了调试工作面临的问题,指出调试组织矩阵结构存在职权冲突,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及调试企业本身亦存在不足,这些都制约了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文章提出以里程碑节点为工作目标的责任矩阵等改善调试工作的若干建议,可以更好地在项目建设中发挥调试作用。

  • 设备与材料
  • 雷春明,范满元
    电力建设. 2008, 29(6): 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电厂国产中低压配电开关本体均具有“五防”闭锁功能,单个开关时能切实保障操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但未考虑整个配电系统的整体安全防误。FORTRESS 机械闭锁装置充分考虑了整个配电系统高低压侧之间,以及母线、负载和进线之间的安全闭锁,将电厂的整个配电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相互之间的供电安全,从装置上整体提高了配电系统的安全性。文章通过介绍机械程序锁的配置和闭锁逻辑,说明该闭锁装置原理和方法值得在高压开关设备的五防改造和新建项目中借鉴。

  • 戚柏林
    电力建设. 2008, 29(6): 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20 kV 舜江至滨海输电线路工程中,在曹娥江大跨越耐张段直线塔上,使用了悬垂串楔型线夹。楔型线夹可消除与导线微风振动动态应力相同方向的弯曲应力和重量引起的压应力,并且其握力强度引起的导线压应力在导线周围均匀分布,使里外层铝股紧紧地合在一起,每股导线受力一致,大大减轻了导线振动伤害。

  • 国外电力技术
  • Joe Kysely
    电力建设. 2008, 29(6): 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拆除架空输电线路电杆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设备。过去拆除电杆过程中时有危险发生,为了保护工人和设备,拆除电杆时使用了便携式液压拔杆设备,而该设备操作笨重。We Energies公司改进了此种拔杆装置,其独立的附件可以利用液压动力拆除施工设备上安装的零部件。在去年春季,美国能源公司区域发生的暴风雪损坏了大量的电杆,改进的拔杆装置在拔出损坏电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技改交流
  • 康贺仁,张福常,陈艳杰
    电力建设. 2008, 29(6): 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程天福
    电力建设. 2008, 29(6): 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沈继军
    电力建设. 2008, 29(6): 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安伟,李星辰
    电力建设. 2008, 29(6): 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倪念先
    电力建设. 2008, 29(6): 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安刚
    电力建设. 2008, 29(6): 9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吕平海,,张格红,吴健,白晓春,葛春鹏,陶双成
    电力建设. 2008, 29(6):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电建史话
  • 杨勤明
    电力建设. 2008, 29(6): 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火电建设发展史"原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史"的一部分,该书由10多位资深专家分工撰编多年,但迄今未能付梓出版。现将其中"火电建设"部分单独刊出,本刊以连载方式发表,以飨读者。写史要求实事求是,秉笔直抒,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发展规律,以史为鉴,鉴往知来。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工业史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21世纪的电力发展中,火电建设仍将处于主导地位,愿全国火电建设者,不懈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