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9-07-01
  

  • 全选
    |
    智能电网技术专栏
  • 刘骥; 黄国方; 徐石明
    电力建设. 2009, 30(7):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国内外电网状态监测的现状,分析了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在状态监测方面的差异。从状态监测的信息涉及范围、采集及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对未来智能电网状态监测的考虑和构想,仔细分析了未来智能电网状态监测的应用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顾欣欣1; 姜宁2; 季侃1; 李卫良1; 陈兴松1; 乔瑾1
    电力建设. 2009, 30(7):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国内外自愈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智能化电网的定义,提出了配电网的自愈控制技术的几个状态和控制过程,开发了智能化的继电保护装置、一次设备监测装置和自愈控制高级软件,对自愈控制技术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和试点实践,并提出一些展望。
     
  • 特高压专栏
  • 范建斌; 廖蔚明; 李庆峰; 丁玉剑
    电力建设. 2009, 30(7):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向家坝上海±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实际,采用真型模拟塔对3种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计算分析了作业人员进出电场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最小安全间隙距离,同时校核了危险率。结果表明:作业人员乘绝缘斗从导线下方向上吊入高电位区进入等电位的方式相对比较安全,其次是从塔身位置水平摆入高电位区进入等电位的方式:乘绝缘斗从导线上方向下吊入高电位区进入等电位的方式需要间隙距离较大,因此不建议采取这种作业方式。
     
  • 戚力彦; 赵大平; 陈希; 王鹏; 贾美健; 刘汉新
    电力建设. 2009, 30(7):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是构建电力系统通信的主要线路,目前常规OPGW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大规模运用,50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中,其对电网保护有积极作用。在特高压环境下,常规OPGW能否适应特高压环境并正常运行,国内外的研究尚属空白,尤其是相关的标准和针对特高压环境的试验研究都还欠缺。对特高压输电线路OPGW耐雷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特高压输电线路OPGW耐雷击性能的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
     
  • 程林
    电力建设. 2009, 30(7):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振动检测的故障诊断方法,对运行中的特高压GIS/HGIS的机械故障进行了振动检测分析和诊断。提出了使用功率谱对GIS/HGIS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和诊断,并通过普查的方式得到指纹图谱留作比对。通过在特高压长治站现场试验应用,证实了该方法对于特高压GIS/HGIS的机械故障检测诊断准确有效。基于振动检测的故障诊断方法对早期发现GIS/HGIS潜在故障及故障定位有重要意义。
     
  • 胡铭; 卢宇; 田杰; 李海英; 曹冬明; 李九虎; 郑玉平
    电力建设. 2009, 30(7):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RTDS仿真器和南瑞继保公司研制的±800 kV直流控制保护样机搭建了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方式实时闭环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系统对云广直流单电气元件特性、云广直流输电系统稳态潮流和暂态故障进行了仿真,并与非实时电磁暂态软件EMTDC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2种仿真工具模拟的电气元件特性、系统稳态潮流和暂态特征基本一致,表明了搭建的实时闭环云广直流输电系统的可信性。由于考虑了实际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设备的作用,所搭建的实时闭环仿真系统更能反映实际交直流系统的动态特性,具备更实际的参考价值。闭环云广直流输电仿真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关的多项关键科研项目,为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电网技术
  • 龚宇清1; 梁宁川2; 龚永光3
    电力建设. 2009, 30(7):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取建立架空送电线路导线空间曲线方程的方式,运用微积分等数学理论对点与导线、直线与导线、导线与导线之间的最小电气距离的公式求解方法进行了系统推导,所得计算方法与以往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的作图法、解析法及穷举法相比,具有计算简单、结果精确、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盛大凯; 齐立忠; 严复章
    电力建设. 2009, 30(7):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航测遥感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新一代航空、航天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在我国电网建设与运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化。国网系统内推广和使用这些技术依靠的是系统外的技术力量,而系统内部在航测遥感技术应用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提出了在国网系统内整合开发应用航遥感新技术,建立一体化的航测遥感工作平台,服务国网标准化建设,形成服务电网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全过程的标准模式的设想。
     
  • 葛明; 胡劲松; 龚宇清; 钟山
    电力建设. 2009, 30(7):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位于深山区户外型木里500 kV变电站采用紧凑型的创新设计方案,对500 kV户外GIS站总平面融入了立体化设计理念,最终使得木里500 kV变电站围墙内占地仅为常规GIS站的一半,而与同类型GIS变电站相比投资并未增加。文章对立体化紧凑型布置的变电站的设备选型、总布置及施工安装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了有效设备布置途径。木里500 kV变电站采用紧凑型的创新设计方案可供场地受限的变电站设计参考和借鉴。
     
  • 严永禾; 钱旭耀; 叶国良; 卢学凯; 汪敬国
    电力建设. 2009, 30(7):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750 kV和特高压输电工程用扩径导线是目前国内外横截面等级较大的新型导线。对LHN58K-1600型铝管支撑耐热铝合金扩径导线和LGKK-600型镀锌金属软管支撑扩径导线压接工艺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提出了波纹管支撑型扩径导线的压接装备、工艺条件和施工注意事项。

     
  • 徐志强
    电力建设. 2009, 30(7):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线路分布电容影响集中参数模型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减小分布电容影响、提高集中参数模型定位精度的修正算法。以集中参数阻抗等效一定长度的线路分布电容,然后依据集中参数线路模型,利用对称双端口网络传输方程进行折算处理,将等效阻抗折算成线路阻抗,得到了分布电容处理的修正计算公式。基于修正计算公式结合集中参数线路模型,形成的修正定位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线路分布电容带来的定位误差。按此修正算法进行的EMTP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在改善线路故障定位精度上的有效性。
     
  • 贾彦龙
    电力建设. 2009, 30(7):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某500 kV变电站接地工程,针对变电站由于建在山区、丘陵地带并且总占地面积很小,带来小面积接地网与要求泄流日益提高的短路电流的突出矛盾和土壤电阻率较高的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提出在高土壤电阻率、接地面积受限情况下降低接地电阻的新方法——电解离子接地系统。详细介绍了电解离子接地系统的应用,论证了其满足安全电压的理论依据,并与传统接地作比较,阐述在特殊建设环境下优化变电站接地的途径和意义。经过工程实例证明,采用IEA离子接地系统,具有占地小、施工方便、周期短、降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等优点,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接地降阻方式。
  • 电源技术
  • 董启强
    电力建设. 2009, 30(7):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外高桥电厂2×1 000 MW机组气力除灰系统,输送罐采取按电场分组横向串联、不同单元管路并联方式配置,以增大各输送单元独立性和系统运行可靠性。该系统具有出力大、输送距离长、管道走向复杂等特点。分析了该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
     
  • 李武全1; 瞿国庆2
    电力建设. 2009, 30(7):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自然通风冷却塔监测装置设计方案,经电厂应用表明,该装置能够对冷却塔运行情况进行在线监测,能够适时评价冷却塔的运行效果,可供有关部门设计和运行冷却塔时参考。
     
  • 廖永进; 曾庭华; 郭斌
    电力建设. 2009, 30(7):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脱硫装置可用率和性能的提高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包括设计的优化、设备的优化、运行优化、设备的良好维护等各方面,其中设计的优化是基础。对广东省11个火电厂脱硫装置的设计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总结了脱硫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李伟科
    电力建设. 2009, 30(7):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华能海门电厂一期1、2号1 000MW机组电除尘器进、出口烟道的优化设计特点,包括采用圆形烟道,前、后烟道布置优化,并对优化布置后的气流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和实物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辅助设置导流板的措施,可以满足电除尘器设计要求。
     
  • 刘官郡
    电力建设. 2009, 30(7):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某热电厂由于建设场地限制不能实现每台机组配1座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设想,从而建造了2台机组共用的1座横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但是关于这座塔从冷却效率到结冰防冻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期间曾进行过部分改造,但是没有找到症结所在。通过剖析各种问题的根源,证明经过技术改造可以满足200MW机组循环冷却水的要求,短期内不可能带满该负荷时也需要对几个方面进行彻底改造,否则仍将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 刘华生; 汤献存
    电力建设. 2009, 30(7):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常规机组汽轮机基础一般采用精錾基础加可调垫铁布置形式,大唐潮州三百门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汽轮机基础采用可调固定器形式。以大唐潮州三百门电厂可调固定器安装为实例,详细阐述可调固定器的结构特点以及在可调固定器的就位、调整、以及灌浆中的一些技术要求。
     
  • 刘少军; 陈玉和
    电力建设. 2009, 30(7):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超临界机组对锅炉补给水有很高的水质要求。介绍了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水化学工况特点,三菱公司对其水汽品质控制要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选择;以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为例,介绍了其采用超滤+反渗透预脱盐处理工艺作为预脱盐处理系统的配置情况,其超滤产水SDI为1.23,反渗透出水电导率为3.6μS/cm,除盐率不小于98.7%。实践表明,超滤+反渗透+一级除盐+混床能满足超超临界机组对锅炉补给水的特定水质要求。
     
  • 刘立伟1; 方廷璋2; 吴延龙3
    电力建设. 2009, 30(7):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600MW超临界机组,设计了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了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现场调试和运行实践表明,该控制策略设计正确,机组运行稳定,各主要参数调节品质优良。该协调控制策略的成功实现,可为同类机组的协办调控制系统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 叶勇健
    电力建设. 2009, 30(7):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锅炉炉膛防爆压力的选取近年来在锅炉招标中经常讨论和引起争议。通过对美国NFPA85标准相关条文的分析,对国内锅炉制造厂在设计刚性梁时2种不同方法的对比,并对采用控制手段对锅炉炉膛进行保护的具体措施的说明,以及发生炉膛内爆的可能性分析和引风机的不同形式对炉膛负压的影响,得出将炉膛的瞬态防爆压力不必提高到±8.7 kPa以上的结论。
     
  • 王新
    电力建设. 2009, 30(7):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台州发电厂四期工程2×330 MW机组6 kV厂用电系统原采用共箱母线,因绝缘性能较差,需进行改造。新母线选用全浇注母线,其外包绝缘材料BIM由环氧树脂与火山岩无机矿物质混合而成,具有绝缘性能好、体积小、安装简便、工期短等优点,十分适合这次改造工程。全浇注母线安装后运行情况良好,日常维护工作量很小,设备巡检方便,达到了改造预期目标,说明全浇注母线是一种较理想的中压母线产品。
     
  • 朱立军1; 王顺莹1; 陈祖德2; 杨志勇2
    电力建设. 2009, 30(7):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介绍了华能玉环电厂4×1 000MW机组工程的发电机无刷励磁系统的配置、特点以及调试情况,并针对调试实践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决,在实践中效果理想。
     
  • 丁卫华; 贺贤峰
    电力建设. 2009, 30(7):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电北仑电厂三期工程超超临界机组热控施工特点,主要包括分区域和分系统管理、施工示范工艺卡管理、二次设计、洁净化安装和高温高压部件安装等方面,可为火电厂热控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 工程管理
  • 董晋吉; 梁剑
    电力建设. 2009, 30(7):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比当前电力行业普遍应用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全新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的不同特点,分析了前者的不足之处,指明今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采用先进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葛维平
    电力建设. 2009, 30(7):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是指站在全社会的角度,以电网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为控制对象,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建设项目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成本、各要素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电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 技术交流
  • 胡宗宝
    电力建设. 2009, 30(7): 9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亓爱峰
    电力建设. 2009, 30(7):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丁霞; 祝锐; 路明
    电力建设. 2009, 30(7):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苇
    电力建设. 2009, 30(7):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电源技术
  • 王淑红
    电力建设. 2009, 30(7):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技术交流
  • 陈国飞; 李有春; 钱平
    电力建设. 2009, 30(7): 104-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许金明1; 江志蓉2
    电力建设. 2009, 30(7): 106-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