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9-08-01
  

  • 全选
    |
    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建设专栏
  • 李清华; 杨建平; 默增禄; 耿景都; 李正
    电力建设. 2009, 30(8):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试验能力最强、试验设备最先进的特高压杆塔试验研究基地。详细介绍了试验基地的建设目标、试验能力主要技术指标及平面布置。
     
  • 安平; 耿景都
    电力建设. 2009, 30(8):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分析及试验室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均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详细介绍了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试验管理系统的结构、关键技术和功能。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试验数据管理和试验室管理的要求。
  • 黄璜; 吴静; 李正; 卢智成; 唐树坤
    电力建设. 2009, 30(8):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特高压被试塔资料,确定了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加荷塔外形尺寸以及加荷挂点数等关键参数,详细论述了纵向加荷塔、横向加荷塔及纵向反加荷塔的设计过程。另外,简要介绍了加荷塔设计流程和荷载组合。3基加荷塔顺利通过了多基特高压试验塔实际加荷试验的检验。
     
  • 张新房; 刘宝刚; 李正
    电力建设. 2009, 30(8):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荷载测控系统在特高压杆塔真型试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荷载测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研究了荷载测控系统的结构、硬件配置以及软件组成和主要功能,总结了系统的主要特点。应用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较好地满足了特高压杆塔试验的测试需求。
     
  • 李清华; 默增禄; 李正; 何长华
    电力建设. 2009, 30(8):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试验杆塔的最大高度确定为140m,从经济及安全方面考虑,需要将试验塔组立塔吊附着在纵向反向加荷塔上。对于这种特殊的附着方式,需要进行附着型式、塔吊附着力、加荷塔附着点设计计算等专项研究。
     
  • 安平; 刘宝刚
    电力建设. 2009, 30(8):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变测量是杆塔真型试验的主要内容之一。详细介绍了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应变测量系统的主要结构、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归纳总结了系统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要求,满足了特高压杆塔试验的应变测试需求。
  • 费香泽; 周纬; 李清华; 邢海军
    电力建设. 2009, 30(8):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输电杆塔真型试验是检验杆塔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的建成满足了特高压工程建设和杆塔结构防冰新标准设计需要的试验需求。万能基础是特高压杆塔真型试验基地的主要构筑物之一,对国内外现有杆塔试验站各种万能基础方案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了采用十字交叉式多道沟槽方案。该方案造价经济,运行维护方便,分块式的结构设计也便于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 张新房; 李正; 程永锋; 耿景都; 丁平; 焦国强
    电力建设. 2009, 30(8):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液压加荷系统的试验能力技术参数、液压加荷控制方式的选择,详细介绍了液压加荷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主要设备的设计及选型依据,归纳总结了系统的主要特点。真型塔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较好地满足了特高压杆塔试验的测试需求。
     
  • 特高压专栏
  • 王瑞科1; Robert Whapham2; David Sunkle2
    电力建设. 2009, 30(8):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向家坝—上海±800kV直流线路设计和试验了新一代特高压导线悬垂线夹——预绞式悬垂线夹。能耗和使用寿命是线路金具的2个关键指标。预绞式悬垂线夹具有节能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结构,能够减小作用在导线上的静态应力(拉应力、压应力和弯曲应力)和动态应力,使得特高压线路的悬垂线夹与导线同寿命。按照全寿命周期来考量,预绞式悬垂线夹具有成本优势。
     
  • 王清亮1; 张璐1; 李舟1; 范建斌2; 殷禹2; 谷琛2; 张乔根1
    电力建设. 2009, 30(8):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特高压工程中,输电线路要经过山地、湖泊等高湿度地区,空气湿度对架空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有较大影响。为研究湿度对导线电晕放电的影响,利用同轴线-筒电极研究了不同大气湿度对交流以及直流正负极性电晕起始电压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湿度对直流正极性电晕起始电压影响较小,而对直流负极性以及交流电压电晕起始电压影响较大:在相对湿度达50%~60%时,直流负极性与交流起晕电压最高。分析认为,空气湿度对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以及湿度对导线表面状态的影响是导致起晕电压变化的主要因素。
     
  • 电网技术
  • 刘福卿1; 王茂成2; 蒋瑞金1; 高晓东1; 孟庆波3; 刘小萍2; 周建中4; 李强4
    电力建设. 2009, 30(8):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强风化岩地区锚桩基础的试验、研究和应用情况,结合烟台220kV新港输电工程中对强风化岩扩底锚桩直线塔基础的设计,认为:试验单锚桩应采用抗拉(屈服)强度高的锚杆和高标号混凝土(可固结锚杆减少弹性变形量);锚杆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试验拉应力最大值,破坏性的试验结果才能够正确反映单锚桩和直锚桩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岩体的极限抗剪承载力、锚桩与岩体间的极限粘结承载力;锚杆增加锚板和锚孔扩底等强锚固措施可改善锚杆上部内力集中的现象,增强锚桩基础的抗拔稳定性。
  • 李伟性
    电力建设. 2009, 30(8):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种不同均布荷载同时作用下线索的悬垂函数以及弧垂、线长、张力的斜抛物线方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线路同时承受多个荷载所引起的线路状态变化增量等于分别承受这些荷载所引起的线路状态变化增量的叠加"的假设,利用该假设结合牛顿法得出一种便于实现电算化的求解线路不均匀覆冰复杂受力状态的新方法-分解法,该方法运用积分原理,将不均匀覆冰的复杂受力状态,划分为多个微段的均匀覆冰叠加,然后求解出最壮的受力状态。
     
  • 唐学峰1; 陈仁朋2; 赵乾卓1; 白琳1
    电力建设. 2009, 30(8):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疏桩基础为在浅层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而深层地基土为高压缩性软土的地基上建造电厂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沉降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仅用少量的桩便可实现对沉降的控制,经济合理,缩短工期。
  • 郑勇1; 吕铎2; 肖洪伟1; 邓安全1
    电力建设. 2009, 30(8):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插入式钢管锚固承载能力的试验分析结果和按日本标准中相关设计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规范,对日本标准中插入式钢管锚固承载能力相关设计公式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 刘怡春1; 董凤举2; 孙翔3; 杜启收3; 李永平3
    电力建设. 2009, 30(8):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行架空线设计规范,研究了覆冰影响导线安全的3类复杂问题:一是覆冰和导线粘结在一起,应作为复合材料计算其弹性模量;二是覆冰使导线荷载增加的同时会引起导线的局部刚度增加,使导线受到应力增加的双重效应,在一定的风力作用下,导线的摆动使覆冰脱落或断裂,进而引起导线的刚度突变,从而引起应力突变与集中:三是架空线的局部受力和低温冷脆问题。通过对3类问题的探讨,指出覆冰脱落是导致倒塔主要客观原因。
  • 周焕林1; 叶建云2; 罗义华3
    电力建设. 2009, 30(8):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抱杆现场试验是确保其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抱杆的设计指标,确定了抱杆现场试验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各试验工况下,内拉线和腰环受力、杆身最大上拔力及最大应力都在设计安全范围内。该试验为抱杆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戴刚平
    电力建设. 2009, 30(8):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舟山跨海钢管塔节点结构复杂,采用大直径空心球连接,内置加强筋保证受力要求。文章介绍了大直径钢球节点的焊接质量控制,尤其是焊接工艺和消除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采用这些方法可以确保钢球加工质量。
  • 电源技术
  • 张士炼; 纪金豹; 郝晓敏; 刘实
    电力建设. 2009, 30(8):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丰镇火电厂悬吊煤斗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12的缩尺模型,测试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对结构的3种形式:支撑煤斗、短吊杆支撑(频率1.70Hz)和长吊杆支撑煤斗(频率1.22Hz)进行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悬吊煤斗比支撑煤斗减震效果明显,减震效果随煤斗频率改变而变化。
     
  • 李武全; 徐海云; 石诚
    电力建设. 2009, 30(8):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在"十五"期间建成和投产的大型空冷机组为4600MW,到"十一五"中期已达33600MW,目前已开始研究1000MW空冷机组。文章对这些大型空冷机组的建设规模、运行情况、设计制造技术、造价、节水效果等进行了分析评估。
  • 杨志; 龙国庆
    电力建设. 2009, 30(8):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电厂直流供水系统中的虹吸井,分析了其采用制气式结构时,对水力瞬变过程中井内水位波动和系统调压作用的影响。建立了制气式虹吸井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工程算例进行了制气式和敞开式2种虹吸井方案的比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长排水暗沟时,采用制气式虹吸井能使井内涌波幅度显著降低,且对系统水锤压力变化影响很小,从而可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
  • 朱四海
    电力建设. 2009, 30(8):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电转化烟气排放是否可持续,不仅决定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决定着煤炭行业的发展。现行的以管制为核心的烟气治理制度的局限性,为以市场经济手段为核心推进排放空间管理创造了条件。初步结论是,实现可持续排放需要调整政策方向,从"管制烟气排放"转向"管理排放空间",将生态阈值内的大气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用市场经济的办法优化配置烟气排放空间,在保障电力服务、大气使用功能前提下,以最小支付实现烟气治理投资回收和合理的成本费用补偿。
     
  • 俞立凡; 陆宝华
    电力建设. 2009, 30(8):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介绍了S109FA机组凝水系统特点、凝结泵变频改造的经济性及优点、凝结泵变频改造的电气接线方式,特别是"1拖2"方案具有很大的优势,最后分析改造中要考虑的问题。
     
  • 翟毅1; 陆银燕2
    电力建设. 2009, 30(8): 9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泰州电厂百万千瓦汽轮机的特点、本体安装的主要过程及安装工艺。针对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保证了汽轮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 何新江1; 李祥苓2; 薛成美2; 王庆华2; 马明军2
    电力建设. 2009, 30(8): 97-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邹县电厂2×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通流设计采用了双列调节级、全三元设计技术、先进的汽封技术、先进可靠的末级叶片技术等,对我国电力装备的设计制造具有很强的指导借鉴意义。文章对其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 黄湘; 徐敏
    电力建设. 2009, 30(8): 102-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四川白马1×300MW CFB示范电站机组,介绍了其热控安装、调试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 丛培江; 李敬生; 柴凤祥
    电力建设. 2009, 30(8): 106-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双曲线冷却塔塔筒模板变高计算的原理和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该计算程序具有输入数据少、运算速度快、表格式输出、结果查阅方便等优点,对提高双曲线冷却塔的塔筒模板变高设计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王培伟; 靳学鹏
    电力建设. 2009, 30(8):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宁海二期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侧过热器及再热器管道的焊接。HR3C材质的焊接是首次接触的新钢种焊接。以本工程焊接HR3C为实例,通过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完善焊接工艺方法,以及在施焊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获得了良好的焊接质量。
     
  • 梁昌龙
    电力建设. 2009, 30(8):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脱硫GGH换热元件结垢,不仅导致净烟气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排放温度,而且对下游设备造成腐蚀,同时增加了吸收塔耗水量和降低了脱硫效率。更严重的是GGH换热元件的结垢将引起增压风机出力增加,从而导致喘振,影响机组以及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解决GGH换热元件的结垢问题。文章给出了详细的GGH结垢分析以及改善措施,力求提高锅炉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工程管理
  • 陈泽峰
    电力建设. 2009, 30(8):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电力施工企业正在逐步走向国际电力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了解国际与国内火电施工和调试中的不同特点。文章从强化技术和能力储备、强化调试过程控制、强化调试质量控制3个方面总结了作者参与印度工程中的经验。
     
  • 周奎应
    电力建设. 2009, 30(8): 119-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冈大别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40 MW超临界机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进度管理、工期控制和工程质量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在设备监造、推行样板工程、对标管理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汽轮机弹簧基础的施工(国内首次用于600 MW以上机组)采取重点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
     
  • 设备与材料
  • 冯晓红
    电力建设. 2009, 30(8):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维护和检修需要,研制了专用的铁塔攀爬机。该铁塔攀爬机为附着式的铁塔攀爬设备,主要由导轨架和吊笼组成。介绍了导轨架和吊笼的设计要点、完备的安全保护系统及性能特点。通过与国内外同类设备对比,说明了铁塔攀爬机适应我国输电线路维护检修实际需要。目前,该攀爬机已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上安装应用,现场应用说明其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技术交流
  • 薛慧君; 索玉; 祁方;
    电力建设. 2009, 30(8):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甘凤林; 杨振伟; 代晓光
    电力建设. 2009, 30(8): 129-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建春1; 聂任员2
    电力建设. 2009, 30(8): 130-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建军1; 马慧英2; 谭卫东1; 范蜀斌1
    电力建设. 2009, 30(8): 132-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魏春林
    电力建设. 2009, 30(8): 13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琳
    电力建设. 2009, 30(8): 134-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泽明
    电力建设. 2009, 30(8):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