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2-01
  

  • 全选
    |
    智能电网技术专栏
  • 苗 新
    电力建设. 2010, 31(2):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智能配用电网向IPv6 过渡将是大势所趋,IPv4 向IPv6 的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研究智能配用电网向IPv6 过渡的技术和策略非常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协议转换(NAT-PT)技术等作为向IPv6 过渡的技术,关注扩展性、安全性、性能、需求、应用场景与应用阶段等因素。从IPv4 向IPv6 过渡可以划分为IPv6 孤岛、IPv4 网络与IPv6 网络并存、IPv4 孤岛和IPv6 网络一统天下等4 个阶段。保护既有投资、独立性、组网灵活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是过渡策略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整个过渡期间,对于智能配用电网的业务应用系统应注意选择支持双栈的操作系统;对于智能配用电网的终端,应注意域名控制和用户主机的双栈支持;对于智能配用电网的数据传输网络,应注意互通技术。

  • 李苏辉1,路晓明2
    电力建设. 2010, 31(2): 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化变电站的迅速发展要求改变以往的设计方法,以达到技术经济性能的最大化。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在数字化变电站规划设计中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通过2 种设计方案,揭示出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经济优势。

  • ±800 kV直流试验示范工程专栏
  • 蒲 皓
    电力建设. 2010, 31(2): 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工程设计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了±800 kV 特高压换流站复龙换流站和楚雄换流站站用直流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案和经验,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为今后换流站工程的站用直流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 肖安全1,陈力1,孙云波2,王振2
    电力建设. 2010, 31(2): 14-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直流换流站工程及各电站工程的防火墙基本均采用薄壁清水混凝土板墙结构形式,且对其观感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介绍了清水混凝土防火墙施工要点及特点,结合向家坝-上海±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奉贤换流站25 m 高清水混凝土防火墙的施工经验,总结了清水混凝土防火墙的施工技术。

  • 刘骏,钟伟华
    电力建设. 2010, 31(2): 17-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极址资源的日益稀缺,多回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设计成为直流系统接地极设计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金沙江水电外送特高压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设计的原则、技术要求,总结了其接地极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电极布置方案及导流系统设计。

  • 电网技术
  • 燕立,吴袆琼,王芳
    电力建设. 2010, 31(2): 2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特高压变电站具有规模和容量大、采用设备新等特点,为更好地对晋东南1 000 kV 变电站进行控制和监视,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在设计方案及设备选择上有些特别的考虑。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特点、1 000 kV 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组成、直流系统配置及屋外配电装置照明控制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希望对今后的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有参考。

  • 赵全江,黄欲成,李翔
    电力建设. 2010, 31(2): 25-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2008 年初我国南方地区输电线路冰灾事故情况,以500 kV 交流柳贺乙线路工程为例,对其导线、地线、绝缘子和金具以及杆塔的过载能力进行计算分析。对引起凝冻灾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今后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凝冻灾害设计建议。

  • 黄豪士
    电力建设. 2010, 31(2): 29-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十一五”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型输电线路是电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详细介绍了可用于这种线路的节能型增(扩)容导线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它具有的节能、节材、节地、长寿命与优良性价比等特性。把它与近几年国内外出现的新型导线,如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殷钢芯耐热合金绞线、间隙型导线、铝基陶瓷纤维芯耐热铝合金绞线、钢芯软铝绞线、钢芯软铝型绞线,碳纤维芯软铝绞线进行了性能比较,指出:节能型系列导线不论在新线路的建设,还是老旧线路的改造中都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邢月龙1,2,孔令刚2,沈建国1,应建国1
    电力建设. 2010, 31(2): 3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非饱和及饱和粉土两种不同土质中进行了埋深比分别为1、2、3、5 四种的扩底桩抗拔大尺寸模型试验,得到了桩头荷载-位移曲线,通过s-logt 法确定各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分析了饱和度及埋深比对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影响。使用《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推荐的计算方法及国外相关计算方法,采用原位CPT 测试、考虑非饱和粉土基质吸力的影响及查表得到的土体参数分别对试验桩进行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指出了采用不同土体参数时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各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 马文超
    电力建设. 2010, 31(2): 41-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500 kV 狮洋—五邑输电线路部分线段计划利用已有的线路走廊进行改造,改造段拟按500 kV 同塔四回线路设计,设计关键问题是线路有关参数要符合电磁环境的要求。采用“ATP/EMTP”计算程序,对500 kV同塔四回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模拟计算,与国内外的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塔型设计合理,其电磁环境能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 穆红文,王国尚,刘亚峰,张千山
    电力建设. 2010, 31(2): 4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玉门镇气象站1955—2007 年风的基本资料,分析了750 kV 金昌—安西送电线路工程玉门镇段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大风日数、各风向频率及最大风速、大风危害等风的基本特征。建立了玉门镇气象站1955—2007 年的逐年最大风速序列,通过对序列资料的一致性审查,发现从1990 年开始气象站风速明显减小。通过与线路较近的未受城市化影响的风电场测风塔的风速资料的比较,采用线性回归法求出了两者的相关关系,用此关系对玉门镇1990 年后的风速资料进行了修正,构成了53 年完整的相当于空旷地上的年最大风速序列。根据建筑设计规范采用极值I 型曲线,用修正的序列推算出玉门镇气象站不同重现期(100,50,30 年)10 m 高处10 min 平均年最大风速(基本风速)分别为33.1,31.5,30.3 m/s。

  • 郎福堂,刘芳,侯先智
    电力建设. 2010, 31(2): 4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张力放线施工工艺水平及放线施工机具的现状,对国内900 mm2六分裂导线采用“3×一牵2”、“一牵2+一牵4”和“2×一牵3”3 种放线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2×一牵3”放线方式较其他2 种放线方式更适合大截面导线的展放。介绍了实现“2×一牵3”张力放线主要部件,即不对称四轮放线滑车和偏心走板的结构特点,使用研制的组合式不对称四轮放线滑车和偏心走板,解决了放线系统的不对称问题,此工艺顺利地通过了工程试验并完成了工程应用。

  • 梁伟,范孝青,丁光正
    电力建设. 2010, 31(2): 53-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800 kV 换流变是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换流变,其附件吊装存在很多技术难题。结合工程施工经验,以奉贤换流站换流变的现场安装为例,介绍800 kV 换流变附件安装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详细分析换流变安装的工艺控制要点及具体安装要领。同时,总结变电站安装过程中的改进措施和容易忽视的安装注意事项。

  • 直接空冷技术专栏
  • 雷平和,刘利,彭红文,陈宝华
    电力建设. 2010, 31(2): 58-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电力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电量需求下降。在空冷机组集中的北方地区,负荷率长时间维持在50%左右。以某660 MW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60%负荷工况为例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低负荷工况条件下的经济运行模式。

  • 钟文英,雷平和,刘利
    电力建设. 2010, 31(2): 62-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CAESAR II 应力分析程序对1 000 MW 直接空冷机组排汽管道进行了整体应力分析。根据美国ASME B31.1《动力管道》标准要求及工程实践经验,考虑了管道在内压、自重、热胀、基础差异沉降、地震、风载等荷载作用下管道的受力情况,并通过荷载工况的组合作用,得出各个工况下管道的应力分布和各个支吊点、设备接口的受力情况,并进行了补偿器的初步选型,为1 000 MW直接空冷排汽管道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

  • 电源技术
  • 何新江1,李祥苓2
    电力建设. 2010, 31(2): 65-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邹县电厂1 000 MW 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是国内投产的第1 台双支撑的长轴系发电机组,其较长的轴系和较大的自重对机组稳定性提出了严峻考验。文章对机组轴系动力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验证了机组设计的稳定性,保障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 龙辉1,王盾1,钱秋裕2
    电力建设. 2010, 31(2): 70-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低低温烟气处理系统(Mitsubishi recirculated nonleak type gas-gas heater,MGGH)具有高效的环保性能,已在日本应用于多台火电机组中。介绍了MGGH 的发展概况、工艺原理及特点,并以其在1 000 MW 超超临界机组中应用为例,将其与传统电除尘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对于1 000 MW 超超临界机组,采用MGGH 能降低投资费用,提高运行经济性。建议在1 000 MW 超超临界机组中分阶段推广使用MGGH。

  • 刘鸿国1,唐丽英2,洪道文1,康豫军2,周荣灿2
    电力建设. 2010, 31(2): 74-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某1 000 MW 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取样管进行了金相组织、显微硬度、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以及管系应力计算,发现取样管泄漏原因为焊接热影响区IV 型蠕变开裂,其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管系布置的柔性不足导致二次应力过高。建议对P91 等马氏体钢管道,须重视支吊架的合理设置和维护检修,以防管道发生早期失效。

  • 黄伟1,杨剑峰1,谢国鸿1,刘洪文2,王方勇2,邱应军1
    电力建设. 2010, 31(2): 77-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华润电力(涟源)有限公司一期工程1 号300 MW“W”火焰锅炉在首次带至300 MW 负荷、首次对锅炉炉膛吹灰时,炉膛负压波动大,瞬间达到-3 000 Pa,造成锅炉负压保护动作。对锅炉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锅炉灭火的主要原因,主要为:燃用煤质变化大;燃烧配风不合理,燃烧不稳,锅炉抗干扰能力弱;布袋式除尘器运行控制不正常,锅炉吹灰时除尘器压差瞬间增加变化大,为600~3 000 Pa,对炉膛负压的干扰大;汽轮机真空低,燃煤增加等。通过采取加强燃煤管理,优化燃烧调整,完善炉膛、烟道、布袋式除尘器清灰吹灰系统的匹配,提高汽轮机真空等措施,可预防锅炉灭火现象的出现。

  • 汤晓舒,彭红文,谈琪英
    电力建设. 2010, 31(2): 81-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锅炉炉膛防内爆设计压力的选择与引风机的压头有一定关系,目前,国内外的相关规程规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近年来,随着烟气系统总阻力的增加,各工程在锅炉炉膛防内爆设计压力的选取上不统一,且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文章对锅炉炉膛负压承压能力的选取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高压头引风机,并提出了选取原则和相应的措施。

  • 吴斌,江蛟,宋坤林
    电力建设. 2010, 31(2): 86-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华能巢湖电厂2×600 MW 机组工程设计中,对四大管道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满足工程工艺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投资费用。文章介绍了四大管道规格的选型优化,以及结合巢湖工程主厂房布置特点,对四大管道布置、接口推力控制、动态和静态分析等所采取的方法与措施,供业内参考。

  • 游晓宏
    电力建设. 2010, 31(2): 90-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华能巢湖电厂一期工程水处理系统设计中,遵循着精简系统、布置紧凑、重视环境效益的设计优化理念,对水处理系统工艺和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使整个系统的投资、布置占地、性能等指标突出,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 赵松烈1,贺贤峰1,何彦君2,丁俊宏3
    电力建设. 2010, 31(2): 95-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电北仑电厂三期工程2×1 000 MW机组DCS的设计概况,包括控制器分配、IO分配、可靠性、画面、列表报警和软光字牌报警等方面的设计和组态。通过在DCS项目初始阶段确立一系列的设计原则,有效地避免了组态的大量修改,为调试和生产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 焦斌1,周平2
    电力建设. 2010, 31(2): 101-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大型发电机组三次谐波定子接地保护进行简单介绍,重点对国内主流厂家保护装置的三次谐波定子接地保护原理进行较为详细比较分析。通过工程实测数据对三次谐波分布以及三次谐波保护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对三次谐波保护及现场应用的一些意见。

  • 设备与材料
  • 徐守琦,刘凯,谭志明
    电力建设. 2010, 31(2): 106-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利用组合式放线滑车的互换性可以完成六分裂或八分裂导线的展放,可以提高架线施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分析了组合式放线滑车的特点和设计方案,分析了滑车各部分受力情况,并对其应力进行了校验。该组合式放线滑车已在向家坝—上海±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皖3A标段放线施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 姚刚,文习山,蓝磊
    电力建设. 2010, 31(2): 111-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不同极性电场下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表面存在分离水珠时的放电特性,进行了表面放电试验;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水珠对憎水性表面沿面电位及电场强度的影响;捕捉了RTV 表面和玻璃表面存在分离水珠时的放电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同种布液情况下电场呈现极性效应,RTV 表面水珠附近电场值发生严重畸变,水珠发生强烈局部放电并变形,局部小电弧由两极向中间发展沿水珠顶部贯通完成闪络,玻璃表面电弧则直接燃烧贯通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