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0-08-01
  

  • 全选
    |
    理论研究
  • 任峰1,2
    电力建设. 2010, 31(8):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评价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运行的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系统分析供暖系统运行效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运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物元模型的关联度函数,扩展了物元模型的应用范围;建立了供热系统运行效能评价的改进物元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评价出供热系统的优劣等级,而且还能够找出当前工作中的不足,为下一步的工作改进提供方向。模型运算简洁,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 张喜荣,申要杰,李智
    电力建设. 2010, 31(8): 6-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机制,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目前垃圾发电CDM项目的开发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该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运用层次分析及模糊评价法着重对各风险要素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建议,防范和化解垃圾发电CDM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确保项目的健康、持续发展。

  • 电网技术
  • 蔡丹宙,李春锋
    电力建设. 2010, 31(8):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大跨越架空导线的风振功率曲线,需要1 条导线的风能曲线。给出了Diana 风能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并对常用的Diana 和Slethei 两条风能曲线的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2 种实际型号导线的风振功率曲线计算,认为利用风能曲线寻找风振平衡点时,利用Diana风能曲线较好。

  • 曾二贤,冯衡,胡星,王开明
    电力建设. 2010, 31(8):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良好的成孔质量是输电线路掏挖基础适用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在孔壁整体和局部稳定2 方面。利用土力学滑动理论求解孔壁土体极限平衡方程,推导出掏挖基础孔壁保持整体稳定需要满足的条件;基于Mohr-Column 和Drucker-Prager塑性屈服准则,通过分析掏挖基础成孔前后孔壁土体单元的应力状态,探讨了孔壁的局部自立稳定问题。给出了满足相应稳定条件的临界孔深计算公式及对应的分析判别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提出施工建议措施。

  • 王茂成1,范士锋2,孟庆波3,李强4,刘德华4,于斌3,白玉石3
    电力建设. 2010, 31(8):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 年10—12 月,在220 kV新港输电工程中,对位于烟台开发区九目山顶的38 号、39 号、40 号直线塔进行了全方位高低腿的扩底锚桩基础施工,与板式基础相比降低造价58.8%。试验单锚桩由6.8 级螺栓(材质40Cr)的锚杆、C30 型混凝土构成,单锚桩底部为扩大端;根据带锚板的热镀锌锚杆和未镀锌锚杆的2 组对比试验数据分析可知,带锚板的热镀锌锚杆可以作为基础锚杆,解决了锚杆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够的问题。经力学分析,基础锚杆选用高强钢8.8 级螺栓,直锚4 桩结构可改为直锚双桩结构,从而进一步降低造价40%左右。

  • 罗玉鹤
    电力建设. 2010, 31(8):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窄基塔作为一种占地面积小、通道相对紧凑的塔型,越来越受到供电部门的青睐。本课题规划设计了1 个9 种塔型系列的110 kV窄基钢管塔,并应用了V型串直线塔、悬垂转角塔等特殊塔型对窄基塔塔型进行了优化,提高经济效益。介绍了窄基钢管塔设计中的技术特点,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窄基塔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到准确的结构自振周期,进而计算了窄基钢管塔的塔身风振系数。同时,对窄基钢管塔线路进行经济性分析,其可节约线路走廊宽度约20%,造价约为钢管杆线路的7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推广应用价值。

  • 周金刚,周伟,肖凯还,周滨,刘敏
    电力建设. 2010, 31(8):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匝间保护是并联电抗器非常重要的一种主保护,在500 kV超高压电网中应用广泛,主要用来保护电抗匝间短路。介绍了应用于500 kV输电线路的并联高压电抗器SG R751 保护装置匝间保护的原理和零序阻抗圆的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匝间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并给出了计算实例,测算出了匝间保护动作电压的特性曲线。该方法同样适用于WDK-600 等应用了零序阻抗继电器的高抗保护装置。

  • 吴昊亭
    电力建设. 2010, 31(8): 3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浙B标的线路走廊狭窄,地形特殊,铁塔组立施工难度大。针对这种特殊环境的输电铁塔组立,研制了轻型落地式回转双平臂钢抱杆应用于近电、复杂地形的高塔组立,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工艺可广泛应用于: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角钢塔和钢管塔;山区和丘陵地区因地形限制安装对地拉线困难的塔位;临近带电运行的线路而无法安装对地拉线的塔位。

  • 徐守琦,金连勇,孟昭清
    电力建设. 2010, 31(8):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630 mm2 及以上大截面6 分裂和8 分裂导线应用到主干电网中,现有牵引设备的额定牵引力不能达到一次牵引放线6 根或8 根大截面导线的牵引力要求。在利用现有的放线设备及工器具的基础上研发了“二牵六放线施工工艺”,即改1 根牵引绳为2 根分牵引绳共同牵引1 个组合双牵引走板,组合走板连接1 相全部导线,导线通过9 轮组合式放线滑车,2 台牵引机通过智能协同系统控制同步牵引导线。本工艺在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皖3A标段放线施工中成功应用,解决了多分裂大截面导线一次展放的难题。

  • 侯建明
    电力建设. 2010, 31(8):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二牵六”大截面导线架线施工技术,并在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皖3A标段成功应用,解决了900 mm2、1 000 mm2大截面多分裂导线的架线施工难题。

  • 戚柏林
    电力建设. 2010, 31(8):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9 年,浙江绍兴进行了220 kV苍岩—雅致输电线增容改造施工,把旧双回线路LGJ-500/45 型导线更换成GZTACSR-445 型超耐热间隙型导线。间隙型导线用于老旧线路增容改造,可以缩短停电时间,节约建设投资,在电网增容改造中前途广阔。介绍了GZTACSR-445 型超耐热间隙型导线的结构、物理参数、低弧垂特性、超容量特性及相关施工金具,总结了超耐热间隙型导线的架线施工工艺。

  • 周佩朋1,王森2,李志忠2,张波1,曾嵘1
    电力建设. 2010, 31(8):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我国以镀锌钢为主要材料的接地网面临的腐蚀问题,接地导体材料的研究势在必行。通过收集可以作为接地金属材料的资料及标准、整理相关实验数据等工作,对几种耐蚀性金属材料,包括铜、铜镀钢、不锈钢、锌包钢等作为接地材料的土壤腐蚀特性、通流容量做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从材料成本、施工费用、维护费用等方面对其技术经济性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以供工程参考。

  • 陈云1,强春媚1,2,王国刚1,2,苗文华1,
    电力建设. 2010, 31(8):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输电铁塔构件锈蚀是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了输电铁塔构件锈蚀原因及其防护措施,指出目前铁塔锈蚀防护措施存在的问题。针对锈蚀铁塔防护中的问题,提出采用低表面处理底漆的建议。根据输电铁塔的具体运行环境,提出了不同的铁塔防护方案。

  • 电源技术
  • 蔡晖1,刘鸿国2,洪道文2,殷尊1
    电力建设. 2010, 31(8):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对某超超临界锅炉在安装期间发现裂纹的水冷壁鳍片和管子进行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示波冲击、显微硬度、金相组织、断口形貌试验等分析,得出鳍片部位存在折叠和微裂纹等轧制原始缺陷。诱发鳍片与管子焊接过程中产生裂纹并扩展的主要原因是鳍片硬度高、脆性大,而且存在原始缺陷;次因之一是鳍片与管子的焊接质量差、氧气切割时产生热应力,在切开的尖锐的直角缺口部位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导致鳍片在缺口处开裂并扩展;次因之二是水冷壁管屏在生产工地到安装工地的吊装及运输过程中在二次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多次振动和冲击,在裂纹的启裂部位产生弯矩和扭矩,导致裂纹迅速开裂并扩展。

  • 任德刚
    电力建设. 2010, 31(8):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硅酸锂比锆酸锂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成本低,是将来高温CO2吸附的首选材料。用双壳机理解释了硅酸锂吸附CO2的过程;分析了合成工艺、合成温度、金属掺杂、粒径等合成条件和吸附温度、脱附温度、CO2浓度、气体流量、再循环等运行条件对硅酸锂吸附CO2性能的影响;指出硅酸锂在甲烷制氢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的CO蒸汽重整工艺分离CO2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江才俊,佘靖策,侯平利
    电力建设. 2010, 31(8):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确定滨海核电厂厂坪标高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厂址设计基准洪水位、循环水泵运行费用和场地土石方挖填平衡。在满足厂址设计基准洪水位要求的情况下,厂坪标高的确定与常规岛侧主厂房布置方案密切相关。对常规岛侧主厂房局部下沉、整体下沉等4 种不同布置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得到了最优的厂坪标高。

  • 张小霓,吴文龙,李长鸣,谢慧
    电力建设. 2010, 31(8):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河南省8 台采用给水还原性全挥发处理方式的600 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首次检修化学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水冷壁、省煤器的结垢速率较高;汽轮机叶片积盐速率较高,沉积物成分复杂;机组停运揭缸后低压缸叶片有锈蚀。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 孟令县1,赵强2,徐广信2
    电力建设. 2010, 31(8):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12%Cr 钢的强化机理为析出强化、弥散强化和位错强化。分布于原奥氏体晶界、板条界等位置的M23C6及板条内部弥散分布的MX是主要强化相,特定条件下的Laves 相也会起强化作用。伴随着M23C6的聚集长大、MX的粗化及Z 相的析出,马氏体发生回复,位错运动障碍减小,蠕变性能逐渐下降。微合金元素C、N、Ti、V、B的加入可以控制M23C6及MX数量及分布形态,从而抑制马氏体板条的回复及增加位错运动障碍,保持9-12%Cr钢的蠕变性能。

  • 王家永1,王毅2
    电力建设. 2010, 31(8):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凝结水泵设计的关键参数——凝结水的流量和扬程的分析,得出了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裕度过大对节能降耗的不利影响。结合凝结水泵选型对轴功率和泵的工作效率的影响,从节能降耗角度,提出了凝结水泵选型的建议。

  • 许华1,王仕能1,潘仁湖2,邱生祥2
    电力建设. 2010, 31(8):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电成都金堂电厂2×600 MW机组首次在国内采用正压气力输送系统试运并获得成功。基于该项目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系统的改造工作,总结了石子煤正压力输送的经验,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 杨海生1,王旻昕2
    电力建设. 2010, 31(8):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CS中的锅炉给水流量计算通常需要进行给水密度的修正。由于水物理特性的复杂性,密度与温度及压力均直接相关。采用国际汽水性质IFC公式计算较复杂,DCS中并不采用;查表方法需要输入大量数据,不便于DCS中采用。介绍了一种基于基准工况水密度,并对实际运行压力、温度分别进行修正的给水密度计算方法,并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精度及误差可以满足现场应用要求。

  • 赵桂云,刘元生,孟庆若
    电力建设. 2010, 31(8):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P92 钢焊接实例,总结了P92 钢焊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焊前准备、坡口组对、焊前预热、根部充氩保护、焊接线能量、层间温度、焊后热处理以及无损检测等,可为P92 钢或其他钢种的焊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设备与材料
  • 许建春,卢鹏
    电力建设. 2010, 31(8):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ANSYS软件,对1 100 kV GIS盆式绝缘子的电场强度及机械强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在不断优化制造工艺基础上,制造出了性能优良的1 100 kV 盆式绝缘子。电气性能优良,单件顺利通过1 100 kV/5 min工频耐受电压、2 400 kV(1.2/50 μs 峰值)雷冲击电压试验,局放量小于2.3 pC;机械性能优良,水压破坏强度达到4 MPa(2.4 MPa)。

  • 李振山1,严正1,柳志明1,孟庆若1,祁乃春2
    电力建设. 2010, 31(8): 94-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的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大量使用了P91/P92 等马氏体钢,给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介绍了P91/P92 钢的理化性能及焊接工艺特点;对在实际工程出现的P91/P92 钢常见缺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给出了气孔、夹渣、未熔合、裂纹等缺陷的示意图;重点阐述了P91/P92钢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的特殊性,提出了提高无损检验检出率以及对该类钢缺陷性质进行正确判定的方法,以减少漏检和误判。

  • 工程管理
  • 丁乐群,李光辉,董术涛
    电力建设. 2010, 31(8): 10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力行业建设项目控制主要集中在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单个方面或2 个方面的研究,对于把3 个因素联合起来分析的研究比较少。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电力行业建设项目中的进度、成本、质量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力行业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联合控制评价模型。根据权威统计数据,运用此评价模型对中国12 个电力行业建设项目进度、成本、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给出了12 个电力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联合控制的客观评价值,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对电力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改进电力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的控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 张华峰,韩旭杉
    电力建设. 2010, 31(8):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据库整合技术应重点解决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问题,突出数据库的社会化服务与应用,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率。针对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典型设计中的3 种数据库整合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原有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资源。通过有效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实现了SG186 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库的整合和优化,从而降低硬件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提高整个IT 基础架构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达到了数据中心软硬件整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