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我国未来40年的能源战略目标,代表新形势下我国能源革命的总导向。配电网作为城乡经济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联系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关键枢纽,是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基础平台。随着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负荷的接入,配电网低碳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将引入更多元的主体、更复杂的能流特征,运行控制灵活性面临极大考验。如何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手段,挖掘海量新型负荷与配电网的互动响应潜力,广泛调动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积极性,对提升配电网运行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过程需要在多元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建模方法、高效的运行控制手段,并配套相应的互动机制及仿真决策与评估工具,有赖于从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突破。基于此,《电力建设》拟对“双碳驱动下配电网与新型负荷互动关键技术”开设专题,特聘请天津大学穆云飞教授、国网经研院宋毅主任作为特约主编,向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征稿,征稿方向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征稿方向(但不仅限于此)
(1)低碳配电网与新型负荷互动总体方案、模式与形态;
(2)低碳配电网与新型负荷互动建模及信息物理协同仿真技术;
(2)新型负荷与低碳配电网互动潜力评价技术;
(3)面向“碳中和”的配电网与新型负荷相关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技术;
(4)面向“碳中和”的配电网与新型负荷互动策略;
(5)低碳配电网与新型负荷互动的系统韧性提升技术;
(6)低碳配电网与新型负荷互动模式与机制;
(7)低碳配电网与新型负荷互动的工程实践。
二、投稿要求
(1)要求论文语言流畅,逻辑关系明确,撰写符合学术论文要求。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宜将篇幅控制在8000字以内。
(2)在投稿的同时,请附言说明稿件涉及的科研项目概况、有关的背景资料和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3)来稿请用Word排版,可在《电力建设》官网下载论文模板。
(4)对英文稿件的要求与对中文稿件的要求相同,并请同时提供题目、摘要等中文信息。
三、重要日期
(1)征稿截止日期:2022年5月31日。
(2)计划出版时间:2022年6月起。为了及时刊登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在录用后优先以专题专栏的方式陆续刊出。
四、投稿方式
(1)在本刊网站(http://www.cepc.com.cn)直接提交,提交时请在作者留言处注明本文是“双碳驱动下配电网与新型负荷互动关键技术”专题稿件。
(2)若在我刊网站无法正常提交,可以与联系人沟通相关投稿事宜。
作为专题约稿稿件,本刊有审查绿色通道,一经录用,会尽快发送录用通知。目前,我刊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而且对于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较高的优秀稿件,还有适当的奖励,以表示感谢!
五、联系人
联系人:《电力建设》编辑部 景贺峰编辑,张小飞编辑
电话:010-66602702
010-66602712
《电力建设》编辑部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