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是对传统电力系统的跨越升级和结构变革,多类型电力电子设备及风光可再生能源集群的规模化接入导致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呈现高维、非线性、非连续等特征,且设备、可再生能源集群及交直流电网间耦合范围广、交互作用复杂。在此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动态规律难以准确刻画,不同稳定形态间的耦合作用机理和演化规律不明、系统稳定特性难以快速预判,稳定控制方法难以可靠保障非预想故障下电网的安全运行,亟需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新方法,准确可靠的稳定判别技术,以及高效适配的稳定控制方法。
在上述背景下,为展示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形态推演、稳定机理分析、稳定指标和判据构建、以及稳定控制方法生成、稳控系统示范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共享学术和技术成果,《电力建设》编辑部拟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开设专题,并邀请华北电力大学夏世威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徐衍会教授、东北电力大学杨德友教授、东北电力大学刘铖副教授作为专题特约主编。真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一、主要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新型电力系统的动态模型建模方法
2.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动态响应特性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技术
3.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形态演化和耦合分析技术
4.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机理分析方法
5.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指标和稳定特征量构建技术
6.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评估技术
7.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效可靠稳定控制方法
8.极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稳定分析与控制工程示范与应用
二、投稿要求
1)要求论文语言流畅,逻辑关系明确。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宜将篇幅控制在8000字以内。
2)请写明题目的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以及作者单位的英译文,同时附5~8个中英文关键词和300~400字的中文摘要及约250个实词的英文摘要。摘要请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
3)在投稿的同时,请附言说明稿件涉及的科研项目概况、有关的背景资料和成果的主要创新点。若为基金资助项目或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请提供项目编号。
4)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尽量与《电力建设》版面要求一致(可在电力建设官网下载论文模板)。
三、重要日期
为了及时刊登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采用录用后优先以专栏的方式陆续刊出。
稿件刊登时间:拟于2023年2月开始陆续刊登。
四、投稿方式
登录《电力建设》系统注册作者用户名和密码投稿(推荐投稿方式),请注意在投稿栏目中选择 “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 或者直接将稿件发送到联系人邮箱。
网站:https://www.cepc.com.cn
联系人:
《电力建设》编辑部 魏希辉,电话:010-66602697,邮箱:dljswei@163.com
华北电力大学 夏世威,邮箱:s.w.xia@ncepu.edu.cn
华北电力大学 徐衍会,邮箱:50101289@ncepu.edu.cn
东北电力大学 杨德友,邮箱:dy0101232@163.com
东北电力大学 刘 铖,邮箱:05dyl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