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双碳目标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快速稳步推进,逐渐呈现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负荷多元化以及信息与物理系统高度融合等特点,电力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日趋复杂。同时,受气候变化和国际形势动荡影响,自然灾害、恶意攻击、连锁故障等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我国电网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源增多,给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冲击。此外,各类基础设施加速电气化,新型电力系统与天然气、交通、供水系统等基础设施深度耦合,故障在多系统间连锁性传播风险增加,大面积停电事故可能严重危及公共安全。因此,研究新型电力系统韧性基础理论,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应对极端事件的韧性刻不容缓。然而,极端事件造成电网停电并危及公共安全的过程是自然灾害、电力系统、其他关键基础设施及社会网络相互耦合的复杂动态时空演变过程,横跨多个领域,机理复杂,给新型电力系统韧性评估、分析和提升带来严峻挑战,亟需开展深入研究。

在上述背景下,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韧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共享学术和技术成果,《电力建设》编辑部拟针对“新型电力系统韧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开设专题,并邀请北京交通大学许寅教授、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时珊珊高工、清华大学魏韡副教授作为专题特约主编。真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一、主要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         韧性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形态和演化规律分析理论;

2.         新型电力系统韧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3.         韧性电网与其他韧性关键基础设施的耦合性分析理论;

4.         面向韧性提升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理论;

5.         新型电力系统态势感知与事故预警技术;

6.         面向韧性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技术;

7.         新型电力系统灾害防御及安全控制技术;

8.         应对极端事件的电网孤岛运行控制技术;

9.         多资源协同的快速故障恢复技术;

10.     “大云物移智链”新兴技术在韧性电网中的应用;

11.     韧性提升关键技术工程示范与应用。

二、投稿要求

1)        要求论文语言流畅,逻辑关系明确。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宜将篇幅控制在8000字以内。

2)        请写明题目的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以及作者单位的英译文,同时附5~8个中英文关键词和300~400字的中文摘要及约250个实词的英文摘要。摘要请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

3)        在投稿的同时,请附言说明稿件涉及的科研项目概况、有关的背景资料和成果的主要创新点。若为基金资助项目或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请提供项目编号。

4)        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尽量与《电力建设》版面要求一致(可在电力建设官网下载论文模板)。

三、重要日期

为了及时刊登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采用录用后优先以专栏的方式陆续刊出。

稿件刊登时间:拟于2023年6月开始陆续刊登。

四、投稿方式

登录《电力建设》系统注册并在线投稿,请注意在投稿栏目中选择“新型电力系统韧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或者直接将稿件发送到联系人邮箱(网站维护期间)。

网站:https://www.cepc.com.cn

联系人:

《电力建设》编辑部 魏希辉,电话:010-66602697,邮箱:dljswei@163.com

北京交通大学       许  寅,邮箱:xuyin@bjtu.edu.cn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时珊珊,邮箱:sss3397@163.com

清华大学           魏  韡,邮箱:wei-wei04@mails.tsinghua.edu.cn



发布日期: 2023-01-05    访问总数: 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