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3-10-15
  

  • 全选
    |
    理论研究
  • 周大吉
    电力建设. 2003, 24(10):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第 1台机组容量为 10 0 0kW ,采用单级扩容法热力系统。由于地热井井下结垢使地热井热水流量减少 ,最大出力为 80 0kW。在试制成功空心机械通井器 ,消除了地热井的结垢问题后 ,机组出力一直稳定在 10 0 0kW。羊八井 2× 30 0 0kW机组采用双级扩容法热力系统 ,2台机组分别于 1981年和 1982年投产 ,一直满负荷稳定运行。该地热电站三 ,四 ,五期扩建工程机组单机容量均为 30 0 0kW。地热发电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汽 -水两相流介质的输送问题 ;流动的稳定性问题 ;压力损失问题和结垢问题。

  • 宫本忠
    电力建设. 2003, 24(10):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启柏,温卫宁,刘勇
    电力建设. 2003, 24(10):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电厂主厂房结构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体系 ,它与施工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文章结合工程实际 ,从施工技术角度论述了国内外大型火电厂主厂房结构体系的特点 ,提出了各结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措施。

  • 常海青
    电力建设. 2003, 24(10): 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内冷电机定子直流耐压试验能有效发现电机线圈端部绝缘缺陷 ,并可根据泄漏电流的变化判断绝缘状态。试验最好在通入合格水状态下采用低压屏蔽法进行 ,只要针对试验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就能获得满意的试验效果 ,这在多个工程实践中已得到应用和验证。

  • 陈卫,姚奕
    电力建设. 2003, 24(10):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湛江电厂位于湛江市调顺岛北面的海滩上 ,主厂房坐落在软塑粉质粘土层上 ,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后 ,有效地消除了饱和沙土的液化性 ,提高了复合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振冲碎石桩试验、地基处理和检测。

  • 刘福新
    电力建设. 2003, 24(10): 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O2 气体保护焊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变形小、抗油和锈、易操作等优点 ,但由于飞溅严重 ,极大地制约了CO2 气体保护焊的推广和应用。产生飞溅的原因是CO2 气体的氧化性引起的 ,生成的CO不能及时逸出熔池使熔滴中的CO气体 ,在电弧高温作用下急剧膨胀而激烈爆炸形成飞溅 ;此外还有瞬间短路飞溅、电爆炸飞溅及冶金飞溅 ;当熔滴过渡变为颗粒状态过渡时 ,形成大滴状过渡引起较大的飞溅。应从冶金措施和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等方面减少飞溅。

  • 龙标宇
    电力建设. 2003, 24(10): 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设备基座、电缆沟、管沟等一般由清水混凝土构筑 ,其边角往往因拆模、设备安装、盖盖板等原因造成边角破损 ,破损后往往较难修复 ,采用角钢包边可以保护好边角 ,使线条平直、轮角清晰 ,为清水混凝土表面增强美感。

  • 姜晟,舒乃秋,胡芳,周静
    电力建设. 2003, 24(10): 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据采集在行波故障定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专家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出故障奇异点 ,并借助GPS绝对时标推算出故障的准确地点。为了保证数据采集卡与PC机之间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采用了中断方式进行了传输数据。

  • 廖怀东,李海威
    电力建设. 2003, 24(10): 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色谱分析技术判断变压器故障时 ,有特征气体组分法、成分超标分析法和比值判断法等 ,并可根据变压器油分子裂解产生的气体组分及比值来判断变压器故障类型及故障点温度。通过惠州 110kV马庄 2号主变压器大修时 ,由油气体的总烃值对该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及故障点温度进行判断 ,证实了色谱分析预测、判断变压器故障的有效性。

  • 吴小颖
    电力建设. 2003, 24(10): 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简介具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串补站接地方式的设计选择。采用行之有效的深井爆破灌注降阻剂接地措施 ,收到预期的成效 ,使接地电阻竣工实测值满足小于 1Ω的规定要求。

  • 夏金兵,祁方
    电力建设. 2003, 24(10): 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塔生产技术准备分为前置处理和后置处理两大部分 ,前置部分中的铁塔放样 ,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化 ;在后置部分中 ,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优化下料方法 ,它通过简单的计算 ,解决了铁塔生产中优化下料的问题。

  • 莫余童
    电力建设. 2003, 24(10): 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联合基础与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运行等的比较分析 ,说明联合基础的装置性材料消耗和施工直接费用均比较小 ,施工简便 ,运行稳定。对联合基础提出改进措施 ,并建议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110kV线路中推广应用联合基础。

  • 王金波
    电力建设. 2003, 24(10): 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户使用的电度表多为三相 2元件式 ,在电度表可能的 4 8种接线中 ,只有 1种接线是正确的。传统的电度表接线检查方法不能检出某些类型的错误接线。通过理论分析和工作实践找到了 1种简单利用钳形功率因数表在线检查有功电度表接线正误和准确判断其错误类型的新方法。该新方法通过测量三相功率因数、电流的方向 ,求出 2个测量元件电压、电流间的相位角 ,把测量的数据与 4 8种接线方式进行对照 ,就能判断出接线的正、误和接线的类型 ,对错误的接线可予以纠正。该新方法也适用于三相三线式无功电度表的接线检查。

  • 韩子俊
    电力建设. 2003, 24(10): 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北电力设计院所设计的 30 0MW机组 ,将温度调节阀多数设置在设备冷却器的出口管路上 ,少数设置在设备冷却器的进口管路上。这 2种设置可从设备运行的角度考虑或从调节系统的角度考虑。若从调节系统的角度考虑时 ,应考虑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 ,调节阀的动态特性 ,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调节系统的稳定性 ,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等。总之 ,应从这 2种设置的稳定性、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的特征量、调节阀的传递系数与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来考虑。

  • 黄海,杨全潮,刘嘉
    电力建设. 2003, 24(10): 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后 ,监控系统所采集的信息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变电站遥信的误发和拒发影响了调度值班和远方监控中心对电力系统实时状况的监控 ,加大了调度员的工作量。通过对遥信误发和拒发的原因分析 ,说明 2 4V电源作为遥信量电源比 2 2 0V更加可靠、实用和安全 ,更适合于变电站的施工和运行 ,能够满足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要求。

  • 杨铭
    电力建设. 2003, 24(10): 4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伊敏地区由小热电车间 3台 75t/h蒸汽锅炉和伊敏热电厂主厂房的热网加热系统供热。由于供热效果不好 ,失水量较大 ,为节约用水 ,改善供热效果 ,必须对供热系统进行改造。为了不影响伊敏地区当年的供热 ,制订了近期改造方案和远期改造方案。在利用电厂抽汽进行供热 ,对伊敏地区供热系统进行改造后 ,系统得到优化 ,解决了部分供暖用户不热的问题 ,并节约了能源。

  • 郭光武,杨耀芳,邓启亚,黄成华
    电力建设. 2003, 24(10): 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BM - 16 0 - 2型发电机 ,因为电刷烧红、刷辫烧断和集电环冒火 ,频繁发生停机事故。原因是刷架满负荷运行的平均电流密度过大 ,造成电刷过流发热 ;另外 ,发电机刷架系统结构不合理 ,如导电环两瓣分离、不成整圆 ;环板厚度尺寸偏小 ,制造工艺粗糙。因此 ,刷架系统必须改造。改造方案是降低电刷的平均电流密度 ;对刷架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刷架系统改造后 ,消除了电刷刷辫抖动、磨损、过热 ,电刷不再与集电环接触面边缘碰伤 ,单个电刷电流、电刷温度、集电环温度均满足要求。经过半年多的运行 ,效果很好。

  • 王颖聪
    电力建设. 2003, 24(10): 5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目前国内已投运的湿法脱硫装置中 ,设备及管道的腐蚀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 ,影响了脱硫装置的可用率。主要腐蚀现象包括 :缝隙腐蚀 ;点腐蚀 ;应力开裂腐蚀 ;气泡腐蚀和冲刷腐蚀等。腐蚀环境包括烟气换热器、烟道、吸收塔等烟气流经之处。可采用耐蚀金属材料、橡胶内衬、玻璃鳞片树脂内衬、其他非金属材料来防腐蚀。

  • 赵旺初
    电力建设. 2003, 24(10): 5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等离子点火技术和水平浓淡燃烧器曾有许多业绩的介绍 ,这里着重在它们合并使用的效益、结构重点和机理分析等。

  • 王文志,余芳
    电力建设. 2003, 24(10): 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一种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 ,此项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 ,在电网运行与控制、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和电力调度等领域都大有作为。但是 ,该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急需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 贾怀宇
    电力建设. 2003, 24(10): 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国内火灾探测技术滞后 ,无法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应用测温电缆FTLD、CTTC组成的早期火灾探测系统 ,能够在火灾尚未发生前即时进行精确的温度探测和预报 ,提高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性 ,使用户的消防联动系统具有充分的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 ,避免火灾的发生。

  • 张黎军
    电力建设. 2003, 24(10):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介绍工程索赔的内容和依据的基础上 ,论述施工索赔的依据和内容 ,工程索赔管理的基本程序及索赔的计算方法 ,阐述工程索赔管理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 ,分析工程索赔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 孙华强
    电力建设. 2003, 24(10): 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电力体制改革 ,分析了目前火电施工的安全状况 ;从人、物、环境、施工方法等 4个方面 ,列举了在施工中存在的主要事故隐患 ;研讨了火电施工发生事故的特点和原因 ;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防止火电施工事故的对策。

  • 江伟,郭金,黄文杰
    电力建设. 2003, 24(10): 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我国电网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 ,其根本原因是电网建设资金不足 ,解决的方法是转变融资方式 ,拓宽融资渠道。电网建设有 4种可行的融资方式 ,即 :电网上市融资、企业债券融资、ABS项目融资和BOT融资。要实现融资方式的转变 ,必须加快电力体制的改革 ,消除各种融资方式转变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