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2-03-01
  

  • 全选
    |
    理论研究
  • 齐晓海,贾春营,李飒岩
    电力建设. 2002, 23(3):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新颖的肋筋模板组合板的结构形式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通过与压型钢板结构性能比较,阐述了肋筋模板组合板的优越性。

  • 张艾萍,叶荣学,万瑞军,郑 强,高 军,王青山,李庆林,杜世凯
    电力建设. 2002, 23(3):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军粮城发电厂8 号机组启动过程中,利用MD3000 监测诊断系统对4 号轴承、9 号轴承的初始不平衡和热不平衡进行了监测与诊断,同时分析了振幅与轴承载荷及油膜刚度的关系。说明利用MD3000 监测诊断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汽轮发电机组状态,并诊断故障,为机组安全运行和状态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 李 兵,胡天明,陈 琦,朱传元,李兴龙
    电力建设. 2002, 23(3):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门电厂一期工程主给水管材质是st45. 8 ,这些管道从西德进口到货后,发现材料中存在严重的带状组织。该组织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呈各向异性,危及管道的安全运行。st45. 8 材料带状组织形成的原因是热加工过程中,热轧温度低于900 ℃而又没有进行轧后热处理形成的。可通过900 ℃正火消除带状组织。通过管道壁厚、管道应力、安全系数的校核,表明该批钢材仍符合要求,但要加强安全监督。

  • 刘宇穗
    电力建设. 2002, 23(3):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电机组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时,面临控制系统的选择问题。从中、小型机组现有的情况看,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常规仪表、常规仪表加数据采集系统、集散控制系统3 个方案。从系统的性能、经济性、综合情况等方面对上述3 个方案进行比较,讨论控制系统的优化配置。经比较得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对锅炉、汽机进行控制。

  • 姚明仁
    电力建设. 2002, 23(3): 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中型工厂变电所主变压器低压侧常采用单母线分段的运行方式。将PLC 应用于单母线分段联络断路器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中,可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继电器组成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相比,具有可靠性高、接线简单、控制灵活、调试方便和投资小等优点。

  • 伍 辉
    电力建设. 2002, 23(3): 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冷却塔电动提升模板技术原适用范围为4 500~9 000 m2 淋水面积冷却塔,广东省电力一局滑模公司与设备厂家、设计部门紧密合作,使电动提升模板技术适用范围扩大到3 500~9 000 m2 淋水面积的冷却塔获得成功,并在云浮发电厂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 王永福
    电力建设. 2002, 23(3): 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抗渗性有严格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要求其与成型混凝土同样对待,施工缝处裂缝的开展宽度不得大于0. 3 mm。要做到这一点,除借鉴以往施工经验,加强混凝土温度控制、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均匀密实度和抗裂能力外,还须在工艺上采用从施工缝处开始向远方布料,加强施工缝处混凝土振捣、表面处理、养护,在垂直施工缝处增设温度钢筋,保持施工缝处湿润等措施。

  • 黄燕艳,施 围
    电力建设. 2002, 23(3): 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论述了西北地区发展750 kV 电压等级输电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采用FACTS 技术的重要性。给出了系统参数选择的依据,研究了工频过电压在不同条件下的限制方式。

  • 程永锋,邵晓岩,朱全军
    电力建设. 2002, 23(3): 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规范,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仍沿用总安全系数法,设计的基础尺寸比国外大,设计较为保守,基础施工费用比国外高出很多,在国外竞标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在调研的基础上,比较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李庆林
    电力建设. 2002, 23(3): 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根据7 根不同断面的铝合金抱杆在中心受压状态下实测的主材强度应力及斜材强度应力,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推导出斜材强度应力的回归直线方程,论证了斜材选择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斜材受力的经验计算公式。

  • 王 军
    电力建设. 2002, 23(3): 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有2 组线圈,一组为星形接线,另一组为开口三角形接线。在安装中虽然特别小心,但也难免不发生接线错误。当开口三角发生接线错误时,一般会产生200 V 电压,将危及二次设备安全,须尽快发现和解决。利用测量值判断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接线错误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罗振平
    电力建设. 2002, 23(3): 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接地极是直流输电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地极的焊接分为接地极钢棒对接和接地极馈电电缆与钢棒的连接2 种。前者可采用电焊,也可采用放热焊接,但均需保证焊接点的电气性能和抗腐蚀性;后者建议采用放热焊接。

  • 王仁志
    电力建设. 2002, 23(3): 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铜陵电厂2 号机组进行了调节系统的改造,使用简易低压纯电调系统,即采用电调为主、同步器控制为辅的控制系统。改造投资少,对汽轮机原调节系统不作大的改动,使DEH系统具有转速控制、功率控制、阀位控制、主汽压力控制、阀位限制、高负荷限制、主汽压力限制、超速限制、超速保护、同步器自动、紧急手动等功能,能满足CCS 的控制要求。

  • 胡满银,高香林,胡志光,田贺忠
    电力建设. 2002, 23(3): 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除尘器仿真机由硬件、仿真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构成。电除尘器仿真数学模型包括高、低压供电系统,高、低压供电系统故障,高压供电主回路波形图,控制回路波形图,典型工况下的伏安特性,除尘效率实时显示等情况下的数学模型。仿真培训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由15 个主要功能部分组成。该软件用户界面优良、实时性好、实时在线修改参数方便、适应性强、可扩充性好。

  • 肖为农,蹇人鸾
    电力建设. 2002, 23(3): 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顺电厂原有气力除灰系统不能满足正常输灰要求,克莱德华通物料输送有限公司采用浓相气力除灰技术,对电除尘器灰斗下口至灰库入口的除灰系统进行改造。该公司提供除灰系统、中间仓、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设备供货、安装及调试指导。运行结果表明安顺电厂除灰系统的改造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了系统正常工作的需要。除安顺电厂外,该公司的浓相气力除灰系统在国内28 个电厂得到应用。

  • 宋云亭,张瑞华
    电力建设. 2002, 23(3): 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伊利诺斯( Illinois) 大学开发的电力系统可视化仿真软件包Power World 7. 0 最新版,以潮流分析为核心,采用动画式多色彩的单线图等可视化技术,模拟电力系统在给定时间段内的运行状况,从而直观、生动地阐述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概念。

  • 黄 芳,盛赛斌
    电力建设. 2002, 23(3): 5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益阳电厂2 ×300 MW 机组控制系统采用美国贝利公司生产的INFI - 90 分散控制系统。其负荷控制系统的特点包括负荷指令运算回路的产生;调频控制;汽机主控、锅炉主控和DCS 控制电气系统。因此,机组的机、炉、电三大主机全部可由DCS 集中监控。

  • 王有杰,王德远
    电力建设. 2002, 23(3): 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黑龙江省红兴隆电厂是供热电厂,因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水位计故障,经常出现生、软水箱溢水、缺水的事故,影响了发电、供热,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通过更换入口及取样管道、增加电子水位计和控制设备、改进控制系统、将原有的闸阀改装成调节阀等措施,使水处理系统的水位计和自动进水、制水等设备,运行可靠,有效地防止了因水位计水箱溢水、缺水的故障。因此,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解决了水泵运行的水位问题,保证了机、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 郭爱文,张 君,庄 力
    电力建设. 2002, 23(3): 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 群,李 伟
    电力建设. 2002, 23(3):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理信息系统是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用于空间信息研究的新技术,它主要致力于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文章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特点和GIS 应用于配电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拓扑数据,构建满足电力配电管理高级应用需要的拓扑数据,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结构。

  • 刘华敏,杨丽霞,肖 红
    电力建设. 2002, 23(3): 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法人必须加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等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并重视后评价工作和技术经济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电力建设的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