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4-01
  

  • 全选
    |
    专家论坛
  • 张建中
    电力建设. 2009, 30(4):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论述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投运中实际的热经济性水平及可靠性现状,指出在评估超(超)临界机组节煤、减排效益时应以年度供电煤耗作为主要比较依据;在评估机组可靠性时,宜按投产初期、商业运行和长期运行这几个不同阶段分别进行,并应高度重视SPE对超(超)临界机组长期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最后,还介绍了我国在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方面所实施的一些重大技术创新和优化经验。
     
  • 理论研究
  • 谢强1,2; 王亚非1; 魏思航1
    电力建设. 2009, 30(4):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地震作用下,变电站内大量使用由软母线连接的瓷质绝缘开关类设备容易受到破坏。根据5.12汶川大地震变电站典型开关类设备的地震破坏情况,首先建立了通过软母线连接的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断路器耦联系统有限元模型,在输入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的情况下,对设备-母线耦联系统分析了结构的地震响应,然后与单体设备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体设备以及设备-母线耦联系统的地震响应不同。通过母线连接的耦联系统中,母线会对连接的设备产生牵引作用,这是许多开关类设备地震作用下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软母线连接的开关类设备应综合考虑设备与母线的耦联作用来进行抗震性能分析。
     
  • 韩爽1; 刘永前1; 杨勇平1; 王玉荣2
    电力建设. 2009, 30(4):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力发电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氢能源广泛应用也日趋可能,而风-氢混合能源系统正是这两种绿色能源系统有机结合的产物。文章介绍了这种系统的概念、原理、系统结构、分类及其技术经济特点,对系统的研究现状、经济技术可行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估,并展望了该类能源系统的应用前景。
     
  • 电网技术
  • 刘宗辉; 朱海华; 叶盛
    电力建设. 2009, 30(4):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阀体是换流站阀厅内的主要悬吊荷载,利用staadpro有限元软件,用反应谱法分析悬吊阀体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特点,并与简化设计模型对比。分析表明,悬吊阀体对阀厅整体结构的抗震影响有利,但程度较小。由于悬吊阀体有6组,每组阀体又有多个单元模块,在地震作用时阀体的振动形式很多,悬吊阀与整体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相互影响很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 郑卫锋; 杨建明; 鲁先龙; 郑卫锋; 程永锋; 童瑞铭
    电力建设. 2009, 30(4):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西北地区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结合75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大荷载的要求,对杆塔基础开展选型方案与设计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的杆塔基础类型。由于戈壁地层胶结和压实作用,基坑开挖时能自立成型,满足掏挖的施工要求;根据现场真型试验,得到了经验计算公式,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参数取值;对其经济环保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成果表明,全掏挖基础可在西北地区75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中推广应用。
     
  • 何洪波; 周文化; 陈浩; 刘庆丰
    电力建设. 2009, 30(4):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湖南2008年及2005年冰灾倒塔情况统计和调研,对杆塔倒塔具体形态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已建线路防覆冰倒塔加强改造方案:对于平地丘陵线路,采用加塔方案,能有效提高线路整体抗冰能力;对于山地相对高耸、山区风道、垭口、抬升气流的迎风坡、较易覆冰等微地形区段,以及相对高差较大、连续上下山等局部地段杆塔,采用防覆冰能力更强的铁塔替换原塔,可有效缩小事故范围。
     
  • 王晓雷; 吴必瑞; 毋炳鑫
    电力建设. 2009, 30(4):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MATLAB2008A和TMS320F28335高速浮点DSP为核心器件半实物仿真装置,对特高压输电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和实时控制的研究。控制系统采用RBF神经网络整定PID算法,动态跟踪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过电压,快速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仿真试验表明,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的特高压磁阀可控电抗器,能动态抑制电网工频暂态过电压,在该控制模式下,单段输电线路的等效长度可以进一步延长,提高特高压交流线路的输电能力和经济性。
     
  • 韩钰; 徐德录; 杨建平; 陈玉成; 李茂华
    电力建设. 2009, 30(4):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了Q420高强钢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设计技术,焊接及热加工技术,相关技术准备、落实试点工程、角钢的生产技术等内容,为在特高压工程中全面应用Q420高强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杨海巍1,2
    电力建设. 2009, 30(4):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山区地貌,为应用岩石锚杆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地质条件。但是,勘测设计在确定使用岩锚基础时,应充分考虑目前的施工条件和工艺能否满足应用岩锚基础,是否方便施工。一些硬度较高、完整性较好的微风化硬质岩石地基,不宜使用岩锚基础;在强风化硬质岩石地基中,因锚孔施工中塞卡钻头的原因,应根据强风化状态硬质岩石的实际完整程度,酌情考虑是否适宜使用岩锚基础。
     
  • 郑晓广; 李君章
    电力建设. 2009, 30(4):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铁塔组立相对500 kV线路铁塔而言,具有高、大、重的特点,其组立施工难度更大。其铁塔型式主要有3种:猫头塔、酒杯塔、干字塔,每种塔型均有相应的特点,在组立施工时不能一概而论。在11标段组塔中采用了几种组塔方法,这几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特高压线路中加以应用。
     
  • 陈雄宾; 许金宝; 陈章山; 林厚根; 郑钊官
    电力建设. 2009, 30(4):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变频谐振耐压试验通常采用正弦波变频电源。方波变频电源原理、实现电路和制造工艺比正弦波变频电源简单得多。采用方波变频电源作为谐振耐压试验电源的关键问题是,能否在被试品上产生正弦波电压。通过对方波进行Fourier分解,运用电路叠加原理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证明采用方波变频电源可以产生正弦波电压。实验结果表明,方波变频电源可以在电容性被试品上产生正弦波,可以作为谐振耐压试验的电源。
     
  • 郭劭彤; 付翔; 黄国栋; 陶佳燕; 郭峰; 丁坚勇
    电力建设. 2009, 30(4):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防护石墨炸弹对电力系统的攻击是战时保障重要地区供电的重要防护工作之一。运用ANSYS软件仿真模拟石墨纤维对输电线周围电磁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根据预警范围的需要,在输电线路中轴线的适当位置安装相距12 m的电场或磁场传感器,以此判断是否有石墨纤维攻击。当有石墨纤维攻击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防御措施。
     
  • 刘森; 李扬
    电力建设. 2009, 30(4):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5月5日兴安直流系统发生双极相继闭锁事件,通过对现场设备的检查、雷电定位系统信息、相关录波和继电保护动作情况的分析,查明了故障原因是极I直流线路多次遭受雷击后因过电压导致闭锁,与其同杆架设的接地极线路因感应电导致电流不平衡,并随着极I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保护动作策略,最终导致双极相继闭锁。对事件暴露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
     
  • 电源技术
  • 周兰欣; 李卫华; 王勇
    电力建设. 2009, 30(4):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接空冷汽轮机组用水量少,在我国富煤缺水的三北地区得到了发展。文章分析研究了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溶氧量高、汽轮机的运行背压高且变幅大、热风再循环和凝汽器冬季运行容易发生冻结等问题,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 石诚1; 程远达2; 石磊3
    电力建设. 2009, 30(4):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空气流经倾斜"A"型直接空冷凝汽器时,凝汽器各部分阻力产生的原因。根据数值和试验研究,确定了空气流经倾斜直接空冷凝汽器管束时,凝汽器各部分的阻力系数,对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崔箫
    电力建设. 2009, 30(4):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中被广泛采用的湿磨制浆和石灰石粉制浆系统从设备、工艺流程、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1000 MW机组工程石灰石耗量较大的特点,从电厂长期运行角度出发,推荐采用技术成熟、运行经济的石灰石湿磨制浆方案。
  • 陈浩; 庞明远
    电力建设. 2009, 30(4):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安装大型箱罐体时,由于安装场地狭小或大型机械无法满足需求时,可采用正装法或倒装法。通过对正装、倒装2种安装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分析,用实例说明使用倒装法安装工艺可以解决在小型安装场地安装大型箱(罐)这一难题。
     
  • 宓群1; 赵建忠2; 蔡建荣3
    电力建设. 2009, 30(4):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雨水泵房深基坑遇到特殊岩土情况,场地为岩基,覆盖11 m厚透水的粗砂、碎石等松散材料,地下水位与海水潮位相通联动,设计采用嵌岩地下连续墙挡水支护结构,其成孔灌注成为施工难题。文章采用冲孔槽段施工新工艺,成功完成该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
     
  • 张宝龙; 陈鹏毅; 沈建强
    电力建设. 2009, 30(4):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2×1000 MW工程采用了1000 MW塔式锅炉,该类型锅炉吊装中的技术工艺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介绍了该工程锅炉钢架吊装机械的选用、吊装工艺及创新、关键点质量控制等内容,供类似工程参考。
     
  • 肖仲谊; 弋会会; 张春有
    电力建设. 2009, 30(4):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根据施工现场对焊接单V和双V型坡口的修磨情况,探讨了坡口修磨对现场超声波探伤的影响,介绍了理论坡口与修磨后坡口成型后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分析了超声波探伤各种反射波在理论坡口与现场修磨后实际坡口中的形成情况,为超声波在现场实际中的探伤提供借鉴和参考。
     
  • 工程管理
  • 汪杭明
    电力建设. 2009, 30(4):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较多QC小组成果的评审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误区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澄清,以助于电力建设企业更好地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内容涉及到企业质量文化氛围与组织管理,对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分类和选题,及其方案比较等关键点的准确把握。
  • 贺朝铸
    电力建设. 2009, 30(4):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港青山B电厂4×680 MW机组排放控制工程(CPBEC)为例,介绍香港环保EPC项目中项目职业健康安全(OHS)风险控制的特点,并详细地阐述了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等。最后除述了目前国内环保企业在OHS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 设备与材料
  • 郎福堂; 贾聪彬
    电力建设. 2009, 30(4):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高难度的跨越施工不断出现,传统的施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不停电、大跨距跨越施工的要求。北京送变电公司新研发的BQP250型引导绳弹射器,采用空气压缩动力装置和容绳炮弹,通过施工现场应用,证明它具有安全、高效、射程远、精度高、环保和操作、维护简便等突出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跨越施工,尤其是跨越带电线路、铁路、高等级公路等重要设施时,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 周千盛
    电力建设. 2009, 30(4):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秦山二期原采用500 kV断路器辅助触点组合启动重动继电器的典型设计。当发生输电线路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可能使仪控DEH发生误切换,断口闪络保护误动,从而导致发电机停机的严重后果;也会造成厂用电跳闸失电、主变压器冷却器停止运行、应急柴油机误启动等后果。改变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定义,改进500 kV断路器三相辅助触点组合接线后,彻底克服了运行方式变化造成的保护误动情况。
     
  • 技术交流
  • 贾润芳
    电力建设. 2009, 30(4):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吴伟光; 陈伟; 王金城
    电力建设. 2009, 30(4): 97-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吕超英; 肖贵成
    电力建设. 2009, 30(4):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施铭青
    电力建设. 2009, 30(4):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唐龙祥
    电力建设. 2009, 30(4):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金欣
    电力建设. 2009, 30(4): 104-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克亮; 黄成云; 丁宗保
    电力建设. 2009, 30(4): 106-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重仁
    电力建设. 2009, 30(4): 107-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