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1-19
  

  • 全选
    |
    专家论坛
  • 毛健雄
    电力建设. 2010, 31(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发展更大容量和超(超)临界蒸汽参数的CFB锅炉技术必须也必然成为CFB技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介绍了作为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基础的本生垂直管低质量流直流锅炉技术的特点,并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和超临界煤粉炉的技术进行了比较,认为CFB锅炉具有突出的优点,更有利于在超临界蒸汽参数下工作。同时,对波兰建成投产的世界上第1台46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直流锅炉的设计和运行特性、80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的研究进展、二氧化碳接近零排放的超临界CFB锅炉的研发进行了综述。

  • 理论研究
  • 李少宁, 徐二树, 石磊
    电力建设. 2010, 31(1):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太阳能低品位热利用技术和常规燃煤发电技术优点的基础上,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应用于常规燃煤电厂,寻求太阳能大规模利用的新途径。对太阳能与燃煤电站一体化发电进行可行性探讨和研究,以某典型300 MW机组为例,利用并联电算法对太阳能与燃煤机组复合系统的热经济性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与火电机组的最佳耦合方案。

  • 彭芳芳, 彭志方, 陈方玉
    电力建设. 2010, 31(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电子探针/能谱仪复相分离新技术对进口及国产样管的供货态(S30432管、P92管)及持久试样(S30432管)进行了相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国产S30432管供货态的一次碳化物(MX)及二次MX总量高于进口管;其二次MX相的Nb含量低于进口管,且Cr、V含量高于进口管;国产与进口S30432管的持久试验均随着应力的下降,持久试验断裂时间延长,晶界析出相的Cr含量增加、Nb含量下降;除δ铁素体超量的P92进口管及国产试验Z管以外,其余供货态P92管的化学成分相当;国产P92管的碳化物含量高于进口管,各样管碳化物的Cr、Mo、W含量有差异。

  • 苗新
    电力建设. 2010, 31(1):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电力应急事件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处理电力应急事件的数学方法方面的局限性,提出综合运用确定解数学、随机数学、模糊数学与混沌数学方法的观点来处理电力应急事件。将电力应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频率和损失程度等5个方面设定为5个维度的空间来处理,即针对电力应急事件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发生地点的不确定性、发生事件类型的不确定性、发生事件频率的不确定性、可能造成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从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突变性出发,探讨应对电力应急事件的数学方法。

  • ±800 kV直流试验示范工程专栏
  • 郭贤珊
    电力建设. 2010, 31(1):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特高压直流工程接地极线路导线选型的过程,详细分析了高压直流工程接地极运行特点和耐热导线的优势,给出了特高压直流工程接地极线路导线的推荐方案,并分析了接地极导线变化对换流站中性母线相关设备的影响。

  • 种芝艺, 黄杰, 徐昌云, 胡文华
    电力建设. 2010, 31(1):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换流变组装场地的研究涉及到换流变压器外形尺寸、换流变安装组织原则、换流变布置方式等。在对换流变安装组织原则和布置方式等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800 kV特高压换流站中换流变组装场地的基本确定原则,并应用在我国第1个大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中,获得了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卢敬军, 乐党救
    电力建设. 2010, 31(1):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流滤波器场地的布置直接影响总平面布置的大小。以±800 kV特高压奉贤换流站工程为例进行交流滤波器场地的布置优化。介绍了±800 kV换流站滤波器组布置的现有方案和优化方案,并比较了2个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差异。说明优化方案可以更加节约土地,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 默增禄, 张子富, 胡光亚
    电力建设. 2010, 31(1):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断线情况是输电线路杆塔重要荷载组合,其取值合理可使铁塔具备可靠的纵向刚度,保证其在大风、覆冰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运行能力。针对±800 kV直流特高压直线塔模型的导线断线模拟试验,研究了断线冲击荷载的传递特点,同时对直线杆塔断线荷载的合理取值进行初步探讨。

  • 沈从树
    电力建设. 2010, 31(1):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800 kV奉贤换流站500 kV GIS设备的特点和母线导电电阻测试的困难,提出了几种合理的测试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利用测试数据论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总结了试验的几点启示。

  • 李润春, 王露钢, 刁志昆
    电力建设. 2010, 31(1):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IS组合电器安装工艺是保证安装质量的重要措施,需要针对设备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安装方案来指导施工。洁净度是安装中最首要的控制要求,密封性是GIS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 GIS设备出厂和现场都要做耐压和局部放电试验。

  • 电网技术
  • 刘贞, 刘宁, 鲜康, 闫亮, 吴剑凌
    电力建设. 2010, 31(1):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缓解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冲突,构建和谐电网,从社会关注度、投诉率、上诉率三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矛盾演变趋势及其客观原因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分析提出可以采取3个方面的措施减少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冲突:(1)完善考虑发展空间权的土地补偿机制,可以有效缓解当地居民的心理预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2)构建跨区域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利益均衡机制,可以有效平衡电网建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3)提高沿途当地居民的谈判收益或成本,可以促进谈判协议较早达成。

  • 何长华
    电力建设. 2010, 31(1):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输电线路铁塔具有长期野外运行、使用条件复杂、长距离分布等特点,这就决定了铁塔用钢材具有较强的行业特性。随着输电线路长距离、大容量的发展,输电塔的外型规模和材料重量都发生很大变化,这对输电塔中使用的钢材也提出新的要求。结合我国钢材供应现状和输电塔的最新研究动向,对输电塔用钢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 庞亚东, 倪敏
    电力建设. 2010, 31(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电网公司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经成功投运。其中1 000 kV GIS(HGIS) 的接地设计,因其电压高、容量大而具有新的特点,结合施工条件提出了设置辅助地网的概念,同时分析论述了1 000 kV GIS(HGIS)感应电流情况和辅助地网的主要技术原则。

  • 赵怀宇, 武淑敏
    电力建设. 2010, 31(1):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比斜掏挖基础和直掏挖斜插角钢基础,设计了4个单腿试验基础。从基础位移、地基土压力、钢筋应力分布及经济性方面对比了2种基础。试验表明,相同尺寸的斜掏挖和直掏挖斜插角钢基础,虽然其抗拔承载力大体相同,但基础受力分布不同。斜掏挖基础相比直掏挖斜插角钢基础具有优越性。

  • 王海燕
    电力建设. 2010, 31(1):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批量遥控操作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以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为基础,介绍了批量遥控操作的流程,详细阐述了批量遥控操作在主站端的智能防误处理方法以及结果,对智能防误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批量遥控在上海区调系统中的应用体现出其在智能防误在其操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证明所阐述的智能防误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 林冶, 李景禄, 李超, 陶蓉
    电力建设. 2010, 31(1): 5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降低山区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据大开挖式杆塔基础的特点,研发了一种利用杆塔基础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SYJ型接地装置。运用电磁场理论推导出SYJ型接地装置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工程设计方法。用模拟电荷法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模拟试验和工程应用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和公式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新型接地装置散流特性好,降阻效果优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和占地面积较小的接地工程。

  • 彭向阳, 周华敏
    电力建设. 2010, 31(1):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广东省雷电参数特点;分析了落雷密度与雷击跳闸率的相关性;分析了线路走廊地形地貌、杆塔接地电阻、雷电流幅值、地线保护角、绝缘子类型等关键因素对线路雷击故障的影响;建议开展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改造、提高防雷设计标准、加强线路继电保护和重合闸管理、加强防雷运行管理和科研应用。

  • 电源技术
  • 李祥苓, 韩奎政 , 陈自雨, 林西奎, 陈兆庆
    电力建设. 2010, 31(1):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电—西门子和东方—日立公司单轴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成功引进,为我国基于2种不同类型发电技术进行优化增容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在单轴优化设上,把长轴系的稳定性技术应用到西门子单轴瓦支撑设计上,增设1个低压缸,增大锅炉出力,在保证轴系稳定的基础上机组可增容至约为1 300~1 500 MW;在基于西门子高压通流的双轴设计上,增大锅炉出力、增设1个中压通流及1个或2个低压通流组成的副轴,机组设计为6缸6排汽或7缸8排汽,机组设计容量可达到1 500~2 000 MW。

  • 江蛟, 高嘉梁, 王志斌
    电力建设. 2010, 31(1):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华能巢湖电厂2×600 MW新建工程的勘测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对厂区总平面布置、主厂房布置、热力系统、控制系统、水处理系统等进行了优化,并对电缆敷设路径、烟囱结构等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大幅降低了工程造价。文章对工程的创新和优化设计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以进一步促进600 MW超临界机组新建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

  • 刘庆超, 张振刚, 焦云朋
    电力建设. 2010, 31(1):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资源作为一种新能源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的风力发电项目中,风电场经济评价与火电发电有所不同,火电年发电量受到社会用电量的影响,可以对机组利用时间进行调节,而风电无法对利用小时数进行控制,完全依靠风速的变化来调节。以变化风速进行风电建设项目可研经济评价,更具有结论的可信性。在预测分析过程中,通过结合时间序列改进的GM(1.1)模型对风速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电场经济效益评价和风速变化敏感性分析,并比较全寿命风资源评估思想对风电场评价分析的优势,从而可以对变化风速下的风电场经济效益与常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 唐飞, 董斌, 赵敏
    电力建设. 2010, 31(1): 80-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建设的现状,从主机参数、设计制造能力、系统设计水平方面对超超临界机组在我国发展技术水平进行了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徐传海, 薛家春
    电力建设. 2010, 31(1):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确定P92管材许用应力的变化过程,以660 MW超超临界机组P92主蒸汽直管选型为例,对其依据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标准委员会制定颁布的Case 2179-6和Case 2179-3规范计算进行了比较,得知当前选用的P92主蒸汽管道具有较大的安全余度,建议搜集进口P92内径管的内径偏差与壁厚偏差等数据,为优选P92内径管的壁厚及修订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的规定提供依据。另外,提出配管时合理利用P92主蒸汽管道偏差余量的方法。

  • 王中胜, 夏明, 赵松烈, 贺贤峰
    电力建设. 2010, 31(1):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临界机组三输入三输出协调控制系统对象结构对变负荷过程中的热量平衡与负荷调节的抗扰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国电北仑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工艺过程,提出了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优化方案;采用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来改善过程协调性与动态品质,如加快锅炉动态响应的并行前馈控制,在锅炉主控制器中通过变参数控制,对进入给水指令的锅炉主指令进行分解,然后通过反馈信号来校正前馈等,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 范永春, 吴阿峰
    电力建设. 2010, 31(1):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机组热耗和上网电量的实际情况,采用一种具有通用性的经济性评价方法,对电动机驱动引风机和汽轮机驱动引风机方案进行了投资回收年限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从而为引风机驱动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经济依据。该经济性评价方法对同类型设备的经济性比较也具有应用价值。

  • 刘利, 雷平和
    电力建设. 2010, 31(1):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直冷机组凝结水溶氧在运行中存在的超标问题,分析了凝结水溶氧超标的几种原因,阐述了对某电厂8号机组进行实际溶氧情况试验来证明凝结水补水是凝结水溶氧超标的直接原因。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当前凝结水回水系统及其补水系统的配置,及其对这些系统的改造方案和改造后的效果。

  • 张新闻
    电力建设. 2010, 31(1):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量元件、中间转换及显示部件等对测量回路综合误差的影响越来越小,安装因素所产生的误差成为不可忽视的误差来源。分析了润滑油、小汽轮机排汽、汽包水位、测温元件等安装位置不合适,或在安装中忽略了一些造成测量误差的安装因素所产生的误差,总结了安装时需要避免的问题。采取迁移、补偿等措施可以修正测量误差,但注意安装中产生误差的因素,并避免其出现,选择正确的安装位置及管路布置是解决误差的根本方法。

  • 汪宁渤, 马彦宏, 夏懿
    电力建设. 2010, 31(1): 1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肃省酒泉风电项目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基地,但同时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酒泉风电基地本身主要面临的是输送能力、调频调峰、电力电量消纳和系统稳定等4大问题。这些问题不单纯是风电本身的发展,而是与电网建设、其他火电、水电电源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 设备与材料
  • 李寅雪, 李震, 杨刚, 赵宇航
    电力建设. 2010, 31(1):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国内外湿法脱硫的烟囱防腐蚀有在烟囱内衬贴泡沫玻璃化砖,但对这种材料没有国家或行业的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为此,探讨了火电厂湿烟囱用泡沫玻璃化砖的耐磨性、抗热震性的检测方法,以及在试验检测过程中数据处理与性能分析。

  • 王宾, 荆洪阳, 李庆钊
    电力建设. 2010, 31(1): 108-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在电站锅炉热管失效的事例中,安全阀连接焊缝频繁出现裂纹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天津某电厂的安全阀连接焊缝的材料性能和应力分析,得出其失效原因,在此基础之上研制出了1套防止安全阀连接失效的装置,从而真正达到预防电站锅炉安全阀连接焊缝失效的目的。

  • 葛莺鏖
    电力建设. 2010, 31(1): 112-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叙述了9E燃机EX2000励磁系统国产化改造项目背景和主要工作内容,通过试验研究破解9E燃机励磁系统的控制策略,成功地用国产RCS-9400微机型励磁调节器替代进口EX2000励磁调节器,并完成了励磁系统模型参数测辨和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整定试验,建立了可反映强励、限幅、PID和电力系统稳定器特性的RCS-9400励磁系统详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