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0-09-01
  

  • 全选
    |
    理论研究
  • 杨水丽 惠东 李建林 梁亮 李蓓
    电力建设. 2010, 31(9):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促进风能的利用与发展,减小风力输出波动的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文章对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存储电池的电池功率与电池容量进行计算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推导最佳电池容量了判据方法。该方法采用时间常数-合成输出标准偏差特性,结合对风电平滑的效果,依据成本/性能比得出最佳的电池功率与电池容量。研究结果对嵌入风电场的储能系统参数的选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何永秀
    电力建设. 2010, 31(9):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电价机制存在诸多弊端,电价的研究成为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电价链电价水平与结构的因素,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阶层结构图。通过该图可以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从而直观地看到源因素及所有的因素分别通过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管制政策及政府性基金最终影响销售电价的影响传递过程。弄清影响电价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层次和相互影响关系,并对目前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制定过程中忽略的因素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科学制定电价机制提供依据。

  • 王建东 汪宁勃 何世恩 刘光途 马彦宏 陟 晶 丁 坤 赵 龙
    电力建设. 2010, 31(9):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规模风电接入使电力系统面临若干挑战,系统运营商不得不在其规划和调度决策中处理风电带来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风电预测已被确定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电力系统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国际上风电预测预报实施机制,提出在我国风电预测预报研究工作刚刚开展之际,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建立行之有效的风电预测预报实施机制来支持风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吴玉蓉 周朝坤 薛勇
    电力建设. 2010, 31(9):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主电路结构,提出了一种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的三相光伏并网系统。该系统具有稳定性好、电流跟踪性能好,响应快、不需要载波,能够实现功率因素为1 的并网电流输出。在MATLAB环境下,开发了三相并网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 电网技术
  • 潘国洪
    电力建设. 2010, 31(9):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兴安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500 kV直流输电工程自主化的依托项目。以兴安直流工程为依托,介绍换流阀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功能,重点对换流阀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换流阀控制系统自投运以来出现的故障,对各次故障情况进行介绍,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故障给出相应的反措;最后,针对在换流阀控制系统上的运行情况,给出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 李永祥 张西 周吉安
    电力建设. 2010, 31(9):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戈壁碎石土地基是我国西北750 kV输电线路建设中的典型地质条件。为了减少开挖回填基础的工程应用,充分利用戈壁碎石土地基的良好胶结性能和抗剪强度,减少工程材料消耗量,提出了戈壁碎石土地基直柱掏挖基础型式。选择3 个典型地质条件完成了12个直柱掏挖基础的现场施工和静载荷试验,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参数。结果表明:戈壁碎石土地基中应用的直柱掏挖基础具有良好的抗拔承载性能,其施工安全性高,经济环保,能够满足750 kV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荷载要求,可以在该地区750 kV输电线路铁塔基础中使用。

  • 刘汉生 曾德伟 郭耀杰 徐芸 何勇
    电力建设. 2010, 31(9):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家电网公司应用Q420 高强钢首批输电线路试点工程为依托,验证杆塔采用Q420 高强钢管的适应性和安全性。针对500 kV汉江大跨越直线塔主材采用Q420 钢管,进行了3种K形节点6 个试件的试验研究。对钢管节点受荷后的截面应力分布、主管侧向位移以及极限状态受力特征等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为杆塔设计和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试验证明,节点域加劲板的设置以及主管与支管间的夹角对节点的应力分布有重大影响。

  • 王振华 金晓华 何天胜
    电力建设. 2010, 31(9):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500 kV 新崖门大跨越输电塔的工程概况。给出了大跨越输电塔静力计算的设计原则,比较了大跨越输电塔有电梯井筒与无电梯井筒时的动力特性,分析了新崖门大跨越与原崖门大跨越之间的刚度差异,计算了大跨越输电塔的风振系数。给出了大跨越输电塔的节点构造、地脚螺栓、休息平台以及走道等细部设计。大跨越输电塔的设计方法可以作为同类大跨越输电塔的设计参考。

  • 李震宇
    电力建设. 2010, 31(9): 3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备受各界关注,环保问题是特高压电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输变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在线路路径选择、电磁环境影响控制、自然保护区环境影响控制、水土保持、施工环保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具有技术创新的示范效应和重要的社会影响。

  • 吴昌垣
    电力建设. 2010, 31(9):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500 kV 大型主变安装和检修过程中,与储油柜、注氮灭火装置和冷却器连接的管路不能参与抽真空防潮,抽真空存在盲区。在大型主变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应用高压干燥空气处理变压器油管路和附件的清洁度(包括杂质、潮气和水分等),同时可以确保变压器身不受潮。

  • 李晓军 严福章
    电力建设. 2010, 31(9):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的要求,阐述了气象勘测成果对电网规划设计优化和投资优化的重要性;论述了工程气象资料的客观性和处理手段的科学性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为提高电网抵御气象灾害能力,在电网工程气象技术领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我国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网架的建设做好技术支撑。

  • 郑少鹏 邱建锋 邓若尘 刘志欢
    电力建设. 2010, 31(9): 4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110 kV草埔全地下变电站地下连续墙等地下结构、临时支护系统和土方开挖等决定地下变电站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主要施工技术,以及全地下变电站电气系统和辅助系统的特点,同时对地下变电站与普通变电站的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可为类似于深圳市区地理条件和电网运行要求的珠三角地区发展地下变电站工程提供参考。

  • 高湛 李华
    电力建设. 2010, 31(9):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借鉴华新和高岭换流站换流变压器BOX-IN优点基础上,介绍了换流变压器移动式BOX-IN的结构型式、通风散热、温度控制、降噪效果,可以为其他变压器移动式BOX-IN 设计提供参考。

  • 李俊 张伟 刘渝根 田金虎
    电力建设. 2010, 31(9):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ATP-EMTP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分析了雷击杆塔塔顶时,杆塔塔身及各横担不同部位电位分布,并讨论了杆塔高度、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绝缘水平等因素对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土壤电阻率地区杆塔接地电阻对线路反击耐雷性能影响不明显,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能够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需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地降低杆塔高度;线路各层导线可以采取不同的绝缘水平。

  • 刘力铖, 张益国, 林榕
    电力建设. 2010, 31(9):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北南部地区输电线路结构复杂,电网规模持续扩大,电网规划和设计比较困难。针对电网工程特点和设计规划的实际需求,建设完成了河北南网规划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电网设备台账管理、信息集成、辅助规划设计等功能,提高了电网工程可研和初步设计的深度和质量。

  • 梁猛, 邵华, 林榕
    电力建设. 2010, 31(9):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油浸变压器BMH-1A型排油注氮灭火系统的控制回路均存在启动条件单一、接线不合理等问题,容易引起装置误动。通过对该型排油注氮灭火系统的分析,提出在控制回路中增加主变压器三侧断路器位置、增加紧急解锁按钮以及改造探测器接线等措施,保证灭火系统在主变正常运行时不误动,主变着火时不拒动。另外,对BMH-1A型排油注氮灭火系统机械结构进行了改造,并针对变电站实际情况提出工程应用的改造方案。

  • 陈斌 焦玲玲
    电力建设. 2010, 31(9):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上海枫泾±500 kV 换流站交流场、交流滤波器场区域构、支架基础施工中,从模板选型、模板加固工艺控制、倒角工艺的控制、基础表面收光工艺控制、杯口基础提模工艺控制、拆模过程的管理、成品保护的实施七个方面加强了基础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提高了设备基础工艺水平,其成品已经达到或优于同类变电站设备基础的实体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黄成云 朱立明 丁宗保 曾晓东
    电力建设. 2010, 31(9):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钢管塔所具有的刚度大、稳定性高、节省钢材等特点,使特高压输电工程使用钢管塔已成趋势。为了解决钢管塔主材直径大、质量大带来的运输难题,总结出了一种新的钢管塔轨道运输方案。在某特高压工地进行的轨道运输真型试验表明,该方案能圆满完成钢管运输任务,可为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 电源技术
  • 蒋华庆 田景奎
    电力建设. 2010, 31(9):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对敦煌、上海2 地区采用高倍聚光和双轴平板(晶体硅组件配双轴跟踪器)的光伏电站的发电成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敦煌地区高倍聚光的发电成本比双轴平板高40.2%,上海地区高倍聚光的发电成本比双轴平板高109.5%。高倍聚光的发电成本明显高于双轴平板,2 者之间的差距与当地的直接辐射强度有关,直接辐射越弱,2 者之间的差距越大。

  • 赵志丹 王邦行 段景卫 郭三虎 程建华 郎意安 王晓勇
    电力建设. 2010, 31(9): 7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惯性和迟滞性大,参数间耦合关系强烈,给机组的自动控制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流化床机组的大型化使其控制问题更加突出。在对东方锅炉厂30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不带外置床)协调控制优化及投入的过程中,采用创新的控制策略,使整个机组的自动投入率达到100%,负荷变化率达到2%,实现投入自动发电控制方式运行,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 温顺利 谢波 蒋向南
    电力建设. 2010, 31(9): 8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1 000 MW塔式炉T23 钢水冷壁在标高48~70 m之间的燃烧区域出现多频次泄漏。对宁海电厂二期工程1 000 MW超超临界锅炉T23 钢水冷壁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及时消除了水冷壁泄漏的隐患,减少了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

  • 白杰 彭红文 朱大宏
    电力建设. 2010, 31(9):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内燃煤发电厂300 MW及以上机组的锅炉烟风系统主要设备可用率及实际运行情况,从使用业绩、系统配置与运行经济性等方面分析了锅炉烟风系统主要设备采用单列配置的可行性;对单列配置及双列配置在节能减排、工程造价、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对锅炉烟风系统主要设备采用单列配置提出了建议。

  • 谢鸿钢, 亢瑞新
    电力建设. 2010, 31(9):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津北疆一期2×1 000 MW机组工程安装了6 台型号为MPS275 辊盘式中速磨煤机,该磨煤机与300、600 MW机组中速磨煤机相比结构有一定的变化,而且体积和单件质量较大,在运输、安装中易出现变形,造成组合、安装中出现较大误差。在施工现场采取了基础台板变形和下架体偏差的控制,喷嘴环间隙和分离器施工方案的调整等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顺利完成了磨煤机的安装施工任务。

  • 张瑛华, 张友富, 王洪
    电力建设. 2010, 31(9): 9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能源利用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焚烧发电将在新能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生活垃圾低位热值不但是垃圾处理方式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垃圾焚烧电厂设计的重要依据。介绍了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的生活垃圾低位热值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对以往热值计算实例进行学习,能自动从实例中提取生活垃圾热值计算的方法,给出不同物理成分的垃圾低位热值大小。最后,用该模型对3 个城市的垃圾低位热值进行计算,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室测量结果对比,可以得知本计算模型可以较好地计算垃圾低位热值,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意义。

  • 周兰欣 张情 李海宏 周书昌 李平
    电力建设. 2010, 31(9): 98-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合两相流、传热传质理论并结合实际运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实用意义的喷雾增湿三维数学模型。结合热力学理论,计算出使进入空冷单元的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理论上所需的临界水量,合理地选用喷嘴个数;分别将喷嘴双排纵向平行对称布置在空冷单元内,形成4 种不同的喷雾增湿方案;利用CFD软件对某电厂600 MW机组直接空冷单元内4 种不同的喷雾增湿方案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出增湿效果最佳方案。

  • 罗必雄 乔旭斌 陈娟 徐翔
    电力建设. 2010, 31(9): 10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目前在建的台山核电站采用了欧洲压水堆(European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EPR)三代核电技术,其单机容量世界最大。通过对EPR机组与AP1000、CPR1000 等机组进行对比分析表明,EPR机组在初投资、运行费用方面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对台山核电站EPR常规岛的系统和布置特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其采用地下2 层、地上2 层的半地下式布置,以及取消除氧间和采用立式汽水分离器再热器等布置方案。本研究可为压水堆核电机组以及大容量直流冷却机组的设计提供借鉴。

  • 谢尉扬
    电力建设. 2010, 31(9):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电机定子线圈产生的热量与发电机负荷成正比,只要定子冷却水的流量能随发电机负荷成正比变化,并维持定子线圈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不超标,就可以利用调节阀或电机变频技术来节省系统的能耗。介绍了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的节能原理及改进措施,并针对2 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定子冷却水系统进行了节能潜力分析。通过提高集装式定子冷却水装置的布置标高以及减少水质再生的流量,可以利用回水势能,降低冷却水系统的能耗。

  • 段宗周 王武君
    电力建设. 2010, 31(9): 11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煤电一体化项目的特点和其特有的一些问题;结合常规火电厂建设的特点,探讨了煤电一体化项目厂址选择、厂区总平面布置、运煤系统方案以及煤矿和电厂公用设施共用等问题;针对如何确定煤质资料、财务评价中采用市场煤价还是成本煤价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为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 杜继臻, 刘亚成, 魏广鸿, 宁志, 崔志坚, 张二龙
    电力建设. 2010, 31(9):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力工程中控制电缆截面选择不当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因电缆截面选择不当造成的事故,总结了如何正确选择控制电缆截面。指出设计时应对电缆截面进行严格核算;现场解决控制电缆截面过小引起问题时,可考虑采取缩短电缆长度的解决方案。

  • 设备与材料
  • 张磊 孙清 王虎长 赵雪灵 胡建民 管顺清
    电力建设. 2010, 31(9): 118-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通过对6 组48 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E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顺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并与输电杆塔结构中常用钢材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成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绝缘性能良好、成本合理,适宜在输电杆塔结构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