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01
  

  • 全选
    |
    专家论坛
  • 焦树建
    电力建设. 2009, 30(1):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GCC是一种先进的洁净煤发电和多联产技术,具有优秀的环保排放特性(包括对温室气体CO2的捕捉),在不断改善净效率、比投资费用、设备的可用率和生产成本后,在21世纪初期有望被逐渐推广使用,并为氢能源经济的来临准备条件。文章简略地回顾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拟进一步开发的关键技术,并就该技术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和措施进行探讨与建议。
     
  • 蒋平海
    电力建设. 2009, 30(1):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放线滑轮槽底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滑车的摩阻系数,并对导线的磨损亦有影响。目前国内标准规定的放线滑车摩阻系数不得大于1.015,放线时所用放线滑车槽底计算直径不小于20倍被展放导线的直径,并对槽底直径大小和导线同轮槽间的正压力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说明。选用倍率比不小于20的滑轮的滑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 理论研究
  • 鲁先龙
    电力建设. 2009, 30(1): 1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规范DL/T5219—2005中通用公式"剪切法"的计算参数A1和A2的取值问题,文章根据抗拔土体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理论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对应于规范DL/T5219—2005中"剪切法"的计算参数A1和A2的公式。将相同设计条件下的A1和A2理论值、DL/T5219—2005中通用公式A1和A2的计算值、DL/T5219—2005中A1和A2的曲线图值相互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不同计算方法下"剪切法"计算参数A1和A2的异同点。研究成果为解决目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抗拔稳定性"剪切法"计算参数A1和A2的取值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途经。
     
  • 刘志真1; 郑维峰2; 王计森3
    电力建设. 2009, 30(1):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超超临界蒸汽参数下最大限度地获得热耗率的改善,回热焓升分配和给水回热级数要进行优化。对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TMCR工况计算发现,最末级温升高达51.1℃,与除氧器和其他3级低加的温升差别在2倍左右,偏离等温升最佳分配的原则较大。针对末级温升最大的情况,将整个低压缸抽汽口均后移1级,机组TMCR工况的热耗率可降低6.22kJ/(kW·h)。在低压缸第5级后增加1级抽汽口,给水加热的级数增加到9级,机组TMCR工况的热耗率可降低23.05kJ/(kW·h)。
     
  • 特高压专栏
  • 胡劲松; 黄晓明; 余波
    电力建设. 2009, 30(1):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瓷作为外绝缘,特高压换流站±800kV户外直流设备爬电比距一般需要54~66mm/kV,同时考虑绝缘子伞间距的要求,此时绝缘子高度将达到约15000mm以上。研究表明,应用15000mm高的电瓷支柱绝缘子需要采用多支并联的复杂结构,从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来看其技术方案均极不合理。因此,外绝缘采用合成材料是±800kV户外直流开关场设备的必然选择。文章针对±800kV户外直流开关场对支柱绝缘子外绝缘和机械性能的要求,研究分析了采用表面涂覆RTV电瓷支柱绝缘子的可行性及设计方案。
     
  • 夏志宏; 高选
    电力建设. 2009, 30(1):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超高压四分裂导线间隔棒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特高压交直流线路设计中六分裂、八分裂导线间隔棒布置的问题,引入了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布置的基本理论,并总结了20多年四分裂导线间隔棒布置设计的成功经验,对六分裂、八分裂导线间隔棒的布置采用双迭代优化算法完成分析,确定了间隔棒的合理优化布置设计程序。
     
     
  • 刘林田
    电力建设. 2009, 30(1):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000kV荆门变电站主要设备基础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构造配筋,优选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取蒸汽养护措施,在基础保护层内增配了抗裂钢丝网与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并采用易于实施的温控技术措施,不掺加任何种类微膨胀剂,达到了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实外光的效果,形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电网技术
  • 陶青松1; 张大长2; 林致添1; 孙伟民2
    电力建设. 2009, 30(1):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U型插板连接的节点焊缝是影响连接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于复杂的空间受力焊缝,采用规范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可能会偏于不安全。通过4个足尺U型插板钢管连接节点承载力特性的试验,研究了U型插板连接的承载力-变形特性、失效及破坏模式,以及加载过程中连接典型部位的应变发展情况。结果表明:连接节点的破坏是由于压力作用下U型插板下侧的钢管应变发展较快,发生局部外鼓的屈曲失稳而引起。此外验证了U型插板连接焊缝计算节点的连接强度能够较好反映其强度特点。
     
  • 徐守琦
    电力建设. 2009, 30(1):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内现有的张牵设备情况下,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大截面导线要想一次一牵八(六)完成牵引放线是达不到的。通过对大截面导线同相导线在同步展放时的牵引力计算、分析和论证,证明大截面导线同相同步采用二牵八的架线施工工艺,经过设备改造、研制相关机具,实现大截面导线一次展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周喜超; 刘峻; 郑伟
    电力建设. 2009, 30(1):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超高压、大容量电力变压器的早期潜伏性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融合多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对采集的数据通过数学形态学的TOP-HAT变换进行预处理,然后运用5种不同结构的神经网络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最后把各种网络的诊断结果通过数学形态学运算进行平滑处理得到诊断结果。通过对实际变压器油色谱分析的气体浓度数据进行融合诊断的结果比较看,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快速的优点,能够快速诊断出故障类型,并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与单个神经网络诊断方法相比,可在故障特征比较类似的情况下正确诊断故障类型。
     
  • 敬亮兵1; 许育敏2; 李景禄1; 颜喜平1
    电力建设. 2009, 30(1):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海油公司110kV变电站位于宁波大榭岛的边缘,一边靠海,另一边靠近沿海的山脉。如果按照常规设计方法设计地网,接地电阻不满足规程及设计要求规定的0.5Ω以下。根据变电站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情况,结合规程有关规定,设计中采取的降阻措施有:外引接地装置、做深井式接地极和使用性能优良的降阻剂。设计后的地网接地电阻值为0.496Ω,符合规程及设计要求。该设计方案对占地面积有限制的变电站接地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 舒立春; 王晓峰; 蒋兴良
    电力建设. 2009, 30(1):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对当地电网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危害,输电线路发生大面积倒杆(塔)、断线(串)事故,原因之一是输电线路冰风荷载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介绍了我国现行的覆冰区送电线路标准,重点分析了我国目前常见的冰区划分及冰厚订正方法。建议应针对此次电网冰灾认真分析、调查地区线路受损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冰区划分方法及订正系数,在此基础上合理提高输电线路抗冰设计标准。
     
  • 吴昌垣1; 张宇2
    电力建设. 2009, 30(1):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西省抚州市建里220kV送电线路在2008年初冰灾受损严重,按照送电线路沿线地理特征划分受损区域进行分析,发现倒杆(塔)发生的区域为山区,海拔71~210m,发生倒塔的线路耐张段全部发生在海拔100m连续上山档,且耐张段部分在山上,并波及位于山谷的海拔71~98m的杆塔。此部分线路,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形成了气象学上的雨凇现象。分析认为,由于重力或导线的不平衡拉力,造成导线崩断或倒杆。针对不同受损情况,做出了不同的抢修措施。
     
  • 电源技术
  • 杨海生1; 李路江1; 吴瑞涛1; 刘春报2; 刘红霞2
    电力建设. 2009, 30(1):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电河北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600MW空冷机组是在冬季调试,调试中暴露出冬季机组停机后启动、空冷岛投运过程中真空下降过快问题;在空冷风机控制投自动时,由于控制逻辑不完善而造成全部空冷风机满速运转;汽封系统漏气造成空冷岛背压急剧上升,空冷岛运行状态异常和其他一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相关的防范措施。对调试中部分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 赵顺安1; 冯春平2; 顾建华3; 冯晶1
    电力建设. 2009, 30(1):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彭城电厂12000m2自然通风逆流式冷却塔的配水设计分析,指出了我国引进比利时哈蒙设计技术的中央竖井配水方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采用XPH型喷头淋水面积不大于11000m2,而采用反射型喷头最大淋水面积为40000m2,同时提出了超大型冷却塔的双竖井日字型配水方案,水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提高冷却塔配水的均匀性。
     
  • 徐金涛
    电力建设. 2009, 30(1):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能玉环电厂(4×1000MW)锅炉为国内某锅炉厂引进日本三菱公司技术生产的超超临界锅炉,型号为HG-2953/29.54-YM1,燃烧器采用无分隔墙的八角反向双切圆燃烧方式。文章主要介绍这种燃烧器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期的准备、燃烧器吊挂梁的加固、燃烧器的临时吊挂、燃烧器的安装和找正。
     
  • 杨永富; 王祥升
    电力建设. 2009, 30(1):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凝汽器是发电厂重要设备之一,凝汽器的安装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节点的顺利实现和今后整机的运行水平。华能玉环电厂2号机凝汽器安装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多种不利因素,制定科学便捷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案,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凝汽器的整体安装任务,为后续的酸洗和吹管,以至整套启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韩道永
    电力建设. 2009, 30(1):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提出宁夏灵武电厂一期(2×600MW)2号机组空冷凝汽器严密性试验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的大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采取了不同安装、焊接检验措施。并介绍了空冷系统整体严密性试验的程序、过程及达到的效果,对同类型空冷凝汽器的安装、试验提供了参考。
     
  • 刘鹏
    电力建设. 2009, 30(1):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某电厂600MW机组凝汽器组合安装采用在凝汽器土建基础上直接搭设组合平台进行安装,这种组合方法与在A排外组合好后再往凝汽器土建基础处移送的方法不同,此方法将节省很多资源,加快施工进度,且能确保凝汽器整体的安装质量。
     
  • 包镇回; 张家刚; 郭国均; 庞云泉; 李刚
    电力建设. 2009, 30(1):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了国华宁海电厂二期工程镜面焊焊口的焊接概况、焊缝的结构布置、机具准备,通过对镜面焊的整个焊接过程描述,详细阐述了焊缝对口尺寸控制、内加丝焊接方法、焊缝填充和盖面技术工艺,针对焊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和解决的方法。
     
  • 张志俊; 肖彬
    电力建设. 2009, 30(1):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磨煤机和煤粉分离器是锅炉制粉系统重要的设备,选择磨煤机主要依据煤的特性,其中以挥发分Vdaf、水分Maf、可磨性系数Khm、磨损指数Ke及由它们决定的煤粉细度R90为主选择。而煤粉分离器一般根据磨煤机的型式选择。国电聊城发电有限公司2×600MW超临界锅炉双进双出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置了动静态煤粉分离器。文章介绍了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配置动静态分离器的选型分析,并对制粉系统性能进行初步分析。
     
  • 工程管理
  • 张喜荣; 秦晓微
    电力建设. 2009, 30(1):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了我国电源建设项目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指出了电源建设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上网电价、上网电量、发电可靠性、电力需求变化、能源政策变动、环境保护、能源价格和电网建设等8个方面的风险,建立了电源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风险管理的7项对策。
     
  • 王宁; 蔡伟
    电力建设. 2009, 30(1):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为了加强放线过程的有效监控,避免走板翻转等问题,开发了无线移动监控系统。比较了目前比较成熟的微波和CDMA2种方案并选用微波作为最终方案,主要完成了传输走板移动点图像设备的开发。针对监控系统特点,分析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难点,并采用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采用模数结合的方式,既满足了体积和图像要求,又使能耗较低;定制无线全向天线以达到无线发射要求;实现前端设备一体机功能,满足了其防震、防水、防尘要求。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500kV洛南л接放线施工现场及特高压工程架线施工,为今后电网项目现代化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 王东颖
    电力建设. 2009, 30(1):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安徽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数字化档案建立方法及有效利用的介绍,结合抗冰抢险过程中对数字化档案的应用实例,说明建立方法及快速检索的有效性。
     
  • 设备与材料
  • 李聚聪1; 张育奇1; 鲁进2
    电力建设. 2009, 30(1): 8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厦门钟山—东渡220kV跨海通道,分析了线路增容改造的必要性。在普通段导线的选择时,介绍了间隙型耐热铝合金导线、殷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及普通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的性能特点,对比分析此3种导线性能参数,重点比较了弧垂和经济性,最后选择间隙型耐热铝合金导线作为普通段的更换导线。在大跨越段导线的选择时,在保证导线增容改造后弧垂不增加要求下,通过载流量和经济性的比较分析,选择超强钢芯高强耐热铝合金绞线作为大跨越段增容改造导线。
     
  • 袁选民; 张立江
    电力建设. 2009, 30(1):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效洗硅成膜剂是一种环保的专利药剂,经过数次小型试验,证明其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快速溶硅,并且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致密长效的亮蓝色保护膜。根据某空冷机组电厂吹管及整套启动期间采用此产品进行洗硅运行中取得的数据,进行一些相应的讨论和比对。
     
  • 技术交流
  • 靖长财
    电力建设. 2009, 30(1):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包云峰
    电力建设. 2009, 30(1):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元龙
    电力建设. 2009, 30(1): 98-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向铁元; 文闪闪; 胡导福; 何益鸣
    电力建设. 2009, 30(1): 99-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杰
    电力建设. 2009, 30(1):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科志
    电力建设. 2009, 30(1): 102-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秦保红
    电力建设. 2009, 30(1): 103-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欧阳新峰
    电力建设. 2009, 30(1): 104-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晓东; 孙瑞菊
    电力建设. 2009, 30(1): 105-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