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的构网型储能关键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发严重,我国也明确提出了“双碳”目标。在此背景下,提升电网对高比例新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需求愈发迫切。构网型储能具有电网稳定支撑、独立运行以及灵活控制与响应等优势,是满足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稳态平衡调节、暂态主动支撑需求的重要技术装备。一方面,构网型储能具有较强的电网稳定支撑能力和独立运行能力,可以在不依赖外部电网的情况下辅助黑启动和离网运行;另一方面,构网型储能由于其灵活控制与响应能力优势,能够实现快速功率调节,可以很好地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地区等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场景需求。然而,目前构网型储能应用仍面临“系统层面用不好”、“装置层面不好用”等技术问题,如何提升构网型储能涉网性能、创新其配置运行模式的必要性愈发突出。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主动支撑能力需求不清晰,多场景优化配置方法不明确,装备构网支撑功能不完善,融合调度控制模式不健全等。在此背景之下,突破构网型储能规划配置、控制、调度运行、装备、市场机制等技术瓶颈,促进构网型储能的科学应用,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基于此,《电力建设》编辑部特邀请天津大学肖峻教授、天津大学李超副教授、南网总调刘春晓高工、长沙理工大学宋晨辉老师作为特约主编,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的构网型储能关键技术”开设专题,向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征稿,对构网型储能的相关前沿理论与技术应用等进行探讨,征稿方向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征稿方向
(1)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的构网型储能仿真与建模技术;
(2)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的构网型储能规划配置方法;
(3)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的构网型储能控制与保护技术;
(4)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的构网型储能调度运行技术;
(5)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的构网型储能装备与工程应用。
二、投稿要求
(1)要求论文语言流畅,逻辑关系明确。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宜将篇幅控制在8000字以内。
(2)请写明题目的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以及作者单位的英译文,同时附5~8个中英文关键词和5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摘要请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
(3)在投稿的同时,请附言说明稿件涉及的科研项目概况、有关的背景资料和成果的主要创新点。若为基金资助项目或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请提供项目编号。
(4)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尽量与《电力建设》版面要求一致(可在电力建设官网下载论文模板)。
(5)对英文稿件的要求与对中文稿件的要求相同,请同时提供作者中文信息。
三、重要日期
(1)为了及时刊登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您在2025年8月31日之前返回稿件;
(2)稿件刊登日期:2025年下半年。
四、投稿方式
登录《电力建设》系统注册并在线投稿,请注意在投稿栏目中选择“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的构网型储能关键技术”。或者直接将稿件发送到联系人邮箱(网站维护期间)。
目前,我刊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而且对于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较高的优秀稿件,还有丰厚稿酬,以表示感谢!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天津大学李超副教授,邮箱:lichao_tju@126.com;
长沙理工大学宋晨辉老师,邮箱:songchenhui66399@163.com;
《电力建设》编辑部 张小飞 编辑,电话:010-66602712,邮箱:dljszhang20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