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1-01-01
  

  • 全选
    |
    重点理论研究
  • 王佳茗 阎维平 李学颜 徐程宏
    电力建设. 2011, 32(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火电厂燃煤锅炉直吹式制粉系统中速磨煤机进口一次风量测量偏差大这一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一次风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计算流量与实际运行中测定流量进行了比较,发现一次风管在“八”字形调风挡板开度较小时会产生扁平射流随机附壁现象,这使下游流场具有不确定性且分层严重,随意布置的风量测点无法合理反映实际流量,建议基于 CFD数值计算结果来合理选择风量测点位置的方法。

  • 郭飞 党岳 郝青哲 丁剑
    电力建设. 2011, 32(1):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沿海电厂卸煤码头简化为只有2 排4 个墩柱,模拟了沿海椭圆余弦内波的生成,并且得到了不同周期和波高下椭圆余弦内波的波浪形态。在特定的周期和波高条件下进行了三维椭圆余弦内波作用于码头墩柱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墩柱上受到的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变化趋势,得出墩柱上受到的波浪力呈现周期性变化并且第2 排墩柱受力小于第1 排的受力。

  • 邢月龙 徐建国 姚亚芬 叶尹 傅剑鸣 吕庆
    电力建设. 2011, 32(1):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某超高输电塔的工程实践,从设计角度出发,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特大荷载作用下输电塔基础关键节点的受力特征及混凝土裂缝开展规律,根据计算结果对高塔基础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采用的方法和所得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王勇强 雷平和 田树桐 屈铁军 窦睿杰
    电力建设. 2011, 32(1):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力发电厂机械通风空冷凝汽器风机桥动力计算时的关键是确定风机桥所受扰力。通过对风机运行时转动轴的应变进行测试,得到了风机转轴的应变曲线。根据实测应变曲线,分析总结了风机桥的扰力特性,提出了风机桥扰力计算方法,可为国内空冷自主化设计提供参考。

  • 输配电技术
  • 黄欲成 赵全江 李翔
    电力建设. 2011, 32(1):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800 kV 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的电压等级,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对工程的投资影响很大。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国内外资料,结合±800 kV 向上直流输电线路相关课题的研究结论及我国国情,针对各类地区选择适当的场强标准分析其安全的场强要求及电气间隙要求,并根据不同的场强标准及电气间隙要求确定线路导线对地及各种交叉跨越距离,最终提出±800 kV向上直流输电线路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的建议值。

  • 袁广林 舒前进 张云飞
    电力建设. 2011, 32(1):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徐连输电工程沉陷区上输电线路为背景,分析了输电线路经过地区的煤炭开采状况。以输电铁塔内典型杆件失稳破坏时的支座位移作为判断塔架是否安全的标准,得到了沉陷区输电杆塔抵抗地表变形的能力,并将其作为铁塔变形的允许值;根据沉陷区地表变形预计结果,对位于沉陷区的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老采空区地表变形对输电铁塔安全性的影响很小,输电铁塔是安全的;煤层全部采完后,地表变形对典型输电铁塔安全性有一定影响,必须采用复合防护板基础,铁塔抵抗地表水平变形的能力才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对输电线路倾斜值和地表沉降过大的问题,需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目前,位于沉陷区的输电线路和杆塔未发现异常情况,运行状况良好。

  • 辛培哲 李隽 王玉东 肖智宏 刘丽榕 刘颖
    电力建设. 2011, 32(1): 2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信信息平台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持系统,配、用电通信网一直以来缺乏适用的通信解决方案,成为制约智能电网在配、用电侧应用的瓶颈。分析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特点及业务发展需求,对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和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 PLC)等适用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最后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系统架构和组网技术方案。

  • 李勇 黄宝莹 鲁宗相 宋福龙 易海琼 石改萍
    电力建设. 2011, 32(1): 2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的进行,特高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充分考虑其与电网的协调发展成为特高压变电站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从不同的电网结构(单链式、单环网、网格状),变电站在电网中的不同位置(源端、受端、枢纽),以及特高压变电站接入区域500 kV电网的方式(点对网、网对网),综合分析主接线与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特高压变电站的协调设计原则,对选择特高压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有重要指导意义。

  • 刘汉生 金李 方晴
    电力建设. 2011, 32(1):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地基反力系数法对输电工程中带翼板掏挖基础水平受荷问题进行了力学分析,利用“翼板平均应力法”修正了“翼板等中心点应力法”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算例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带翼板掏挖基础的倾覆变形减小,水平承载力增大;修正后的“翼板平均应力法”计算公式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而且能反映出翼板型式差异对倾覆变形计算结果的影响;宽浅式翼板基础抵抗倾覆变形要优于窄深式翼板基础,工程设计中推荐采用宽浅式的翼板型式。

  • 周安春 李字明 何长华
    电力建设. 2011, 32(1):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西藏110 kV当—那—安线故障频发现象,分析了线路故障跳闸的原因,得出了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大气压强的变化对架空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影响。在满足线路安全运行及控制线路合理造价的基础上,推导了高海拔地区新建架空输电线路外绝缘及空气间隙计算方法,可有效解决高海拔地区新建架空输电线路外绝缘和塔头空气间隙的设计配置问题。

  • 张浙杭 傅剑鸣 朱天浩 韩海骞 杨涛 高志林
    电力建设. 2011, 32(1):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中输电塔塔基附近海床冲刷深度和床面高程是输电塔桩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舟山大跨越输电工程,采用海域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其海床自然冲刷,利用水槽正态模型试验研究塔基附近的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研究表明,塔基所处海域海床基本稳定,冲淤幅度很小,多年最大冲淤变幅 0.8 m,塔基处最大局部冲刷幅度为7.5 m。据此,可得塔基附近海床的总体冲刷幅度和设计高程,可为大跨越输电工程塔基冲刷提供参考。

  • 朱韬析 郭卫明 何杰
    电力建设. 2011, 32(1):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多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实践,我国直流输电技术国产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介绍了我国南方电网天广、贵广I 回和II回、±800 kV云广直流输电系统中交流滤波器保护采用的装置及功能。通过对比各直流输电系统中交流滤波器保护系统的优缺点,概述了我国南方电网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滤波器保护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实现国产化的历程。

  • 潘春平 庄志伟 郑志源
    电力建设. 2011, 32(1):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广东电网500 kV 坪石—曲江送电线路的30 mm及50 mm重冰区选择满足技术要求且经济合理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型式,从输送容量、电磁环境、机械特性及工程投资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该线路的导线选型论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双分裂大截面导线,电磁环境干扰值能满足规程要求;机械性能上,双分裂导线方案明显优于四分裂导线方案,并且能显著节省投资。因此,推荐该线路30 mm及以上重冰区线段采用双分裂大截面导线。

  • 发电技术
  • 叶勇健 申松林
    电力建设. 2011, 32(1):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洲火电发展对我国火电的发展方向和火电技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欧洲高效火电机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典型电厂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欧洲火电机组注重机组参数的先进性,并通过对热力系统的优化和对锅炉烟气余热的利用进一步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建议我国下阶段火电机组的发展应稳步提高机组参数、避免单纯追求机组容量、注重通过系统的创新优化来提高机组效率、适时开展二次再热机组的研发和建设。

  • 吴永存 朱介南
    电力建设. 2011, 32(1): 5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电厂辅机故障减负荷(run back,RB)和快速减负荷(fast cut back,FCB)功能是大型机组不可缺少的重要安全保障。文章通过对宁海电厂1 000 MW机组RB、FCB 功能控制需求的分析,在研究磨煤机的跳闸次序和间隔对控制品质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工况自动RB及FCB控制策略的设计;并通过常规的实际试验和国内首次凝结水泵的RB试验,验证了RB、FCB逻辑功能设计的完善性。运行证明,RB、FCB功能满足机组运行需求,对降低非计划停运次率、保障机组安全运行、减轻运行控制操作风险、确保超超临界塔式锅炉水冷壁安全及防止氧化皮的生成和剥落等都有明显的作用。

  • 袁雄俊 卓伟宏 殷艳霞
    电力建设. 2011, 32(1):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工程300 MW 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 bed,CFB)空冷供热机组为例,对冷渣器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优化。提出了3 个可行方案,并利用等效热降法对3 个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得到了最佳的余热利用方案。此外,还提出了2个提高冷渣器余热利用效果的方法:一是用尽可能高温度的冷却水和尽可能少的冷却水量去冷却冷渣器;二是在运行中采取适当措施尽可能提高冷渣器的综合传热系数。

  • 王坚
    电力建设. 2011, 32(1):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块化和精细化是火力发电厂布置技术发展的两大趋势。精细化的布置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深度、设计准确性和对工程量的精确控制上,其发展趋势是将设计范围扩展到小口径管道出图、工厂化配管设计等,并精细地考虑设备、管道的布置空间,满足它们运行、检修、维护等全寿命周期内的各项要求。借助数字化三维布置协同设计平台,对火力发电厂进行全三维、精细化建模设计,可以实现零碰撞精确布置并实时提供设计工程量,以更好地适应工程总承包和海外项目的要求。

  • 张玉峰 江文明 李超 张闪林
    电力建设. 2011, 32(1):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烟囱高度超过210 m时,采用等曲率法计算烟囱附加弯矩存在较大误差。提出了一种烟囱附加弯矩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共轭梁理论,并对烟囱刚度进行折减。以某烟囱工程为实例,用该方法计算了烟囱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弯矩和水平变位。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算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陈萍 张战涛 尹金亮
    电力建设. 2011, 32(1):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000 MW机组需要适应调峰,采用高压变频技术提高水泵在非设计流量时的运行效率是满足凝泵系统运行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最佳选择。结合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从技术可靠性、投资费用、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平顶山鲁阳发电厂凝结水泵变频配置方案。

  • 赵朝阳
    电力建设. 2011, 32(1):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嘉兴电厂二期(4×600 MW)的烟气脱硫技改工程为例,在脱硫负荷和厂用电负荷的计算基础上对高压引接电源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值得思考和商榷的问题,最后从建设业主的角度总结了在工程实施中的难点及注意事项。

  • 运行与管理
  • 武豫新 李世杰
    电力建设. 2011, 32(1):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启动系统设置炉水循环泵(BCP)是为了提高给水循环速度,提高机组的启动速度及锅炉热效率。我公司660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在基建调试期间炉水循环泵未能按期到货并安装,经各方技术人员论证,提出了在无炉水循环泵(BCP)的工况下的启动的可行性及启动方案。

  • 设备与材料
  • 卢鹏
    电力建设. 2011, 32(1): 8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估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特性及其对主要电气设备的危害,结合我国西北电网中某750 kV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变电站,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初步掌握了GIS 内、外部主要部位VFTO的分布情况,并得出该变电站最大VFTO幅值在相关设备耐受能力范围内的结论。在此计算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实测,准确掌握了750 kV GIS变电站VFTO实际幅值、波形及频率等重要特性参数。现场实测结果对于750 kV GIS 中隔离开关的倒闸操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也为1 000 kV交流特高压GIS设备中VFTO的实测及倒闸操作积累了经验和数据。

  • 韩钰 聂京凯 冯卫民 林国新 孔晓峰
    电力建设. 2011, 32(1):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放热焊接在接地系统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建设既安全又经济的接地网,研制出性价比高的焊粉是关键。研制了接地工程用放热焊粉,进行了导电率、抗拉强度等性能试验,并与进口放热焊粉、国产某煤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研放热焊粉与进口产品性能相当,且性价比更高。最后,确定了评价焊接接头性能的技术指标。

  • 万建成 周立宪 齐翼
    电力建设. 2011, 32(1): 9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660 kV 宁东—山东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一般线路使用1 000 mm2大截面钢芯铝绞线(型号JL/G3A-1000/45),需要采用加装防振锤来抑制此段线路微风振动。通过防振锤的保护频率的公式计算及导线自阻尼试验,最终确定JL/G3A-1000/45 型导线需要用防振锤防护的频率为5~50 Hz。经过计算分析设计出合理的锤头,选择了与之匹配的镀锌钢绞线,使实测谐振频率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通过防振锤的样品试制及防振效果评估试验分析,设计的防振锤达到工程使用要求。

  • 运行与管理
  • 王绵斌 黄毅臣 谭忠富 耿鹏云
    电力建设. 2011, 32(1): 99-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行工程量管理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过程造价控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以往施工图预算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施工图管理预算,通过对施工图量差预算的深入分析,加强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量、物资量及造价的实时监控,可提高工程建设过程管理水平的目的。案例分析表明,施工图管理预算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操作性强、应用价值大,可为输变电工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 郑琳
    电力建设. 2011, 32(1): 104-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投资优化管理理念和流程分析,对电网建设项目投资优化管理方法与应用进行了研究。以项目投资组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了电网建设的经济性、可靠性、社会性要求,将资金总额约束条件转化为罚函数计入目标函数,构建了项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以及遗传算法求解的准确性。

  • 李剑锋
    电力建设. 2011, 32(1): 108-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电厂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火电工程建设要求高,难度大。火电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可以充分发挥总承包企业的设计、采购、施工等的协同管理优势,最大限度满足业主的需求。文章结合梅山电厂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Construction)项目管理实践,分析了火电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策略,阐述了总承包项目管理的重点和主要管理内容,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总承包商的市场竞争能力提供参考。

  • 发电技术
  • 朱小东 宋强 魏巍 周虹任
    电力建设. 2011, 32(1):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发电厂机组应能自动、迅速地按调度指令进行处理,以减少电网压力,避免电网故障的扩大,造成不必要的切机。通过实例分析电网频率变化异常、输电线路故障、电网一般性扰动等常见的电网故障或者运行方式异常对发电机组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 施工技术
  • 李君章 ,秦江坡2,杨作强2,郑晓广2
    电力建设. 2011, 32(1): 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邻近带电线路组立铁塔施工给输电工程铁塔组立带来很多不便和安全隐患。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进行组塔施工时,临近带电线路组塔对其上拉线和吊件控制绳的布置有较大影响。通过计算拉线与临近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细化输电铁塔组立施工计算模型,总结在多个邻近带电线路工程中采取的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施工技术措施,为其他的邻近带电线路组立铁塔提供参考。

  • 蔡勇勇 方亚萍 申孟法
    电力建设. 2011, 32(1):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爆破吹扫技术在某核电机组二回路系统蒸汽管道冲管中的应用流程,对常规爆破吹扫技术进行了改进,实践证明其应用效果良好。

  • 靳义奎
    电力建设. 2011, 32(1): 124-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积石峡水电站330 kV送出工程的电站出线侧地形复杂、施工环境恶劣,该工程在架线施工中存在导线上扬、导线在放线滑车上的包络角过大、压接管或压接管保护钢甲通过滑车时超过允许荷载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可为山区架线施工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