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2-05
  

  • 全选
    |
    重点理论研究
  • 张磊 孙清 赵雪灵 王虎长 王学明 胡建民
    电力建设. 2011, 32(2):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输电杆塔结构较理想的材料。通过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纤维、树脂、加工工艺、产品形式等方面的广泛调研,对比分析了各种纤维、树脂的基本力学性能及优缺点,从力学性能和成本角度探讨了各种复合材料型材在输电杆塔工程中的应用可行性,最后推荐了适合输电杆塔结构采用的复合材料原材料及成品形式。

  • 郝青哲 贾路 刘哲 李京贸
    电力建设. 2011, 32(2):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简化的三维水槽模型基础上,选取k-ε紊流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沿海电厂不同取排水布置下温排水的热扩散规律,及各自布置下的环境影响大小,研究了取水温升值随取排水管道间距及半径变化下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本文工况下,差位式取排水方式较重叠式更适宜、经济。

  • 李其生 唐明贵 孙才华 吴晓辉 薛致远 高强
    电力建设. 2011, 32(2):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输电线路与地下油气管线平行、交叉的情况大量存在。分析了输电线路对地下油气管线的静电感应、磁感应和地电位升,结合相关规程要求,得出了输电线路在油气管线上感应电压的计算公式,并计算了某1 000 kV 输电线路对地下油气管线的感应电压,所得结果可为输电线路跨越地下油气管线设计提供参考。

  • 输配电技术
  • 杨华
    电力建设. 2011, 32(2):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覆冰荷载是架空输电线路的基本荷载之一,对线路工程造价的敏感性很高,对线路工程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要科学地确定符合当地客观实际的冰区,首先必须进行区域覆冰气候分析,充分收集线路地区导线覆冰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进行广泛的覆冰调查,建立观冰站点观测导线覆冰,必要时开展导线覆冰专题研究,然后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和计算,最后结合线路经过区域的地形、海拔、植被、水体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归纳总结了覆冰调查的范围、内容、对象、技巧以及调查资料的可靠性评价、代表性分析和重现期确定;提出了设计冰厚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其计算参数的订正选取原则和确定设计冰厚的方法展望;提出了覆冰微地形的判别方法及其冰厚修正原则;提出了线路冰区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 白强 舒爱强 包永忠
    电力建设. 2011, 32(2):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钢管塔采用K型节点连接时,支管的水平分力所形成的力偶会引起主管局部屈曲。通过建立钢管塔K型节点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单臂长度对无加强环板、1/4 环形加强板、1/2 环形加强板和全圆环形加强板情况下的K型节点局部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对部分K型节点模型进行了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剪力越大,K型节点局部承载力越低,剪力对K型节点局部承载力影响越明显;无加强环板的极限承载力很小,其剪力小,对主管的局部屈曲影响小;环形加强板单极限承载力大,其剪力大,对主管的局部屈曲影响大。

  • 姚金雄 张世强
    电力建设. 2011, 32(2): 2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可以为合理编制风电发展规划、合理制定开发时序和电网规划方案提供参考。以2010年陕西电网夏小方式调峰裕度分析为基础,研究了陕西电网2010 年风电接纳能力。以风资源丰富的榆林电网为例,在陕西省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电气计算结果,给出了2010 年榆林电网风电接纳规模。给出了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措施。

  • 郭峰 文凯 李广福
    电力建设. 2011, 32(2): 2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面贯彻全寿命周期理念,详细分析了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s,LCC)的组成、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以500 kV 输电线路为例,详细计算了导线、绝缘子、直线塔、塔材、基础、路径方案等主要部件的LCC,而不是只考虑一次投资,并全面考核各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最后提出了技术和经济上最优的推荐设计方案。

  • 梁冬 严福章 史玉柱
    电力建设. 2011, 32(2):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环保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凸现,如前期线路走廊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电网规划缺少环评环节、设计过程环保工作不到位、主体工程设计中环保和水保措施不落实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电网工程建设。通过剖析电网工程环保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开展电网规划环评、开展电网工程环保和水保专项设计、建立环保和水保设计审查机制等对策建议。

  • 丁永福 刘皓 万明忠 肖少辉
    电力建设. 2011, 32(2):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宁东—山东±660 kV 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上首个±660 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在该工程中坚持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并举,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维数字化移交”的新思路。在宁东—山东±660 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中,对实施三维数字化移交的工作过程和移交成果进行了研究,同时依托示范工程编制了标准化文档,总结了三维数字化移交经验,对三维数字化移交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建议

  • 王子龙 曹丹京
    电力建设. 2011, 32(2):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计算输电塔受力时,若不考虑埃菲尔效应,可能导致计算值与实际受力不符。根据GB 50135—200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埃菲尔效应的计算公式和输电塔塔身的几何关系进行了推导,得出了可直接利用输电塔计算软件TTA结果文件的埃菲尔效应计算公式,并编写了输电塔埃菲尔效应的计算程序,可直接计算斜材内力和为选材提供参考。

  • 张雪松 王慧芳 黄晓明 程晓东
    电力建设. 2011, 32(2):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继电保护隐含故障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的特点,解决它不仅需要技术手段,还需要重视管理手段。首先根据隐含故障的产生根源对其进行分类,分为软件、硬件和定值三类隐含故障,然后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综合探索各类隐含故障的产生原因以及减少或消除隐含故障发生的措施。最后分析未来电网发展,包括数字化变电站、广域保护以及分布式发电对隐含故障的影响,认为这种稳定的分类方法能适应电网发展,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共同探索减少或消除各类隐含故障是全面有效的。

  • 金庆忍 陈红坤 杨志平
    电力建设. 2011, 32(2):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逐步扩大,各级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不断增大,使得故障限制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故障限流器在电网中所起的作用和安装在电网中的具体位置等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故障限流器在电网中的不同安装位置并对其进行简单分类,全面阐述了这些场合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特点以及安装故障限流器的意义,指出了在故障限流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深入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 梁浩宇 周力行 周秀 李毅
    电力建设. 2011, 32(2):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小波技术分析了绕组单点局部放电、2 点局部放电模式下绕组各分段检测到的电压波形特征,计算了故障电压信号分解重构后低频与高频部分的小波能量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所得到的能量函数能较好地提取绕组中局部放电故障的信号特征,可为绕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和故障定位提供指导。

  • 屈勇
    电力建设. 2011, 32(2):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型桩作为软土地基中的一种新型环保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施工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已逐渐在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中得到应用。结合PLAXIS有限元程序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桩长、不同桩身倾角、不同桩间距的微型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单桩的临界桩长、桩身最佳倾角、群桩效应系数的取值标准,为今后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 于立涛 朱中华 王文龙
    电力建设. 2011, 32(2):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配电网结构日益复杂导致传统馈线速断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大大缩小, 无法实现全线速动。结合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提出了一种10 kV 馈线快速保护的方案,基于光纤通信,对馈线终端单元和保护动作逻辑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故障判据,能够在变电站10 kV馈线出口断路器保护动作之前实现故障的定位、隔离,然后由主站完成故障的修复和恢复送电工作,可有效解决低压配电系统上下级保护定值不易配合的问题,并能提高供电可靠性。

  • 发电技术
  • 刘鹤忠 叶勇健
    电力建设. 2011, 32(2):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容量超过1 000 MW的火电机组已引起广泛关注,欧洲正在建设1 100 MW机组,国内一些电力公司也在就建设1 200~1 400 MW等级机组进行前期论证。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电站主机制造厂现有最新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机组容量突破1 000 MW后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所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按照当前主流的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压力25~30 MPa,温度600 ℃等级)和现有的主机制造水平,并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技术改进和开发,提出了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分别可以支撑的最大机组容量,由此得到近期可能实现的最大机组容量。

  • 龙辉 严舒 王盾
    电力建设. 2011, 32(2): 7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发展现状及与国外先进火电机组设计技术方面主要差距的研究,提出了国际上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设计技术集成化发展。分析了日本和德国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集成的主要工艺,汇总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集成化发展可采用的技术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未来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集成化如何发展提出了建议。

  • 刘慧军 胡建忠 袁军
    电力建设. 2011, 32(2):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1 000 MW机组厂用电率陆续公布,其性能考核值普遍高于设计值的现象引起业界质疑。文章通过对DL/T5153—2002《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提供的厂用电率计算方法及国电北仑三期工程循环水系统厂用电率计算方法的分析,提出:要针对工艺系统特点对厂用电率进行精细化计算;循环水泵厂用电率需按冷端优化设计采用的全年平均运行情况计算;采用换算系数法统计用于厂用电率计算负荷时,建议增加调整系数的概念。

  • 唐广通 南伟亮 李晖 张伟江 李泽敏
    电力建设. 2011, 32(2): 8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汽轮机在整套启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对该类型机组的运行特点进行了总结,供同类型机组的启动调试做参考。

  • 陈国星 胡金力 吴树辉 黄科峰 叶林 刘泽坤 尹嵩 史一岭
    电力建设. 2011, 32(2):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电厂中常见的异种钢焊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宏观观察、常温力学性能拉伸试验以及金相观察,分析了12Cr1MoV和TP304H异种钢焊缝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焊接熔合线上的楔形延伸及异常富碳层是形成裂纹的原因,蠕变孔洞组织的出现使得裂纹向12Cr1MoV侧母材延伸。

  • 兀鹏越 王团结 陈少华 何信林 张文斌
    电力建设. 2011, 32(2):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一次电流检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正确性,是新设备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基础工作,应针对不同的元件采取不同的方法。结合现场试验实例,分别论述了发电机短路电流、小型电流发生器、外加电压、利用容性电流和负荷电流、大型电机启动电流和变压器的励磁涌流等一次电流检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可供工程人员参考。

  • 张新闻 杨娟娟
    电力建设. 2011, 32(2): 9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印度海萨2×600 MW火电机组工程的调试包括整套启动调试及预调试指导,调试过程问题多,困难大,试运过程不顺利,致使调试时间长、风险大。原因是印度火电建设工程的现实环境不佳,中印工程管理理念有差异,存在许多问题,如:安装进度慢、质量差;没有组织指挥机构,双方协调及配合困难;不遵守调试和操作规程;运行水平低,安全风险高;技术支持困难、设备问题多等。通过中印双方不断总结和改进,逐步克服了调试期间的这些问题,完成了机组的调试任务。

  • 李志祥 黄俊 程永权
    电力建设. 2011, 32(2):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峡电站机组单机容量大、装机台数多,由于机组的辅助系统复杂,对厂用电的依赖性强,一旦厂用电中断或发生扰动,都会引起机组辅助系统工作异常,进而影响主机的运行。同时,因三峡工程建设周期长,投产初期未形成完整的厂用电系统,厂用电本身的可靠性较低,发生了多起因厂用电的原因造成机组跳闸、停机的事件。通过改进完善机组辅助设备电源和控制回路、增加机组出口开关以提高机组自供电源的灵活性、增设三峡电站自备保安电源电站、完善厂用电网络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厂用电和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 设备与材料
  • 李雄壮 寇建立 曹士亮
    电力建设. 2011, 32(2): 10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三峡地下电站主变采用的自粘半硬换位导线技术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线圈绕制需要,采用铜导体二次改拔新工艺成功实现了高屈服强度漆包扁线制造。经过对大量的导电漆的查询、试验、筛选与比对,找到了适应变压器运行环境的屏蔽悬头导电材料。通过自主创新和优化设计,制定了具有特殊结构的带屏蔽芯自粘换位导线制造的工艺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大截面多线芯换位导线的特点,改进了工艺方法,顺利实现了换位升层,防止了导线变形和受损。

  • 卜银坤
    电力建设. 2011, 32(2): 105-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燃煤电厂因为煤仓内煤的结拱、堵塞和流动不畅,使给煤机不能正常给煤的问题,应用经典的振动理论,对在用的共振型和非共振型振动给煤机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轨迹计算,指出单质体非共振式振动给煤机,其垂直方向的振动波在煤仓内煤粒之间的远距离传播效应具有很强的疏松和活化效果,能够有效地防止煤的结拱、堵塞和流动不畅的现象。

  • 运行与管理
  • 孙伟鹏 江永
    电力建设. 2011, 32(2):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凝结水泵变频调节的节能原理,分析了凝结水泵变频调节的优点及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实践,优化了华能海门电厂1 036 MW机组凝结水系统的全程控制策略,达到了凝结水泵变频调节深度节能的目的,对同类机组凝结水系统的设计和逻辑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朱韬析 王超
    电力建设. 2011, 32(2):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故障时,逆变侧保护动作后投入旁通对有助于快速停运直流输电系统、隔离故障。结合运行实例和仿真案例,举例说明了投旁通对的作用,探讨了投旁通对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某些故障情况下需禁投旁通对、某些故障情况下投旁通对时应经选相,以及通信系统故障情况下投入旁通对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等。

  • 施工技术
  • 刘利平 熊织明 郭玉莹
    电力建设. 2011, 32(2): 119-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图解法,对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方法进行了受力分析,找出封闭多边形受力关系及各部受力间的相互影响,分析了各种工况下的受力大小及成因,提出了施工技术设计与吊装中的控制措施,可为铁塔组立施工技术设计及具体吊装实施提供参考。

  • 曾志伟
    电力建设. 2011, 32(2):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云南—广东±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线路工程第13 标段临近带电线路,铁塔横担超长、超重,临近带电线路塔位铁塔横担吊装是施工中的难点。针对输电铁塔超长横担吊装所采用的特殊工艺进行阐述,介绍了临近带电线路塔位铁塔组立无法正常设置导线横担的控制绳,且被吊构件超长、超重情况下,通过采用辅助索道滑移法安全、高效地完成超长横担吊装的施工技术,为今后复杂地形或环境下的铁塔组立施工工艺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 张永良
    电力建设. 2011, 32(2):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电厂发电机定子是火电机组单件最重的设备,它的吊装就位具有施工空间狭小、周围架构及设备密集、对项目工期影响大及施工难度大等特点。文章设计了一套能应用于300~1 000 MW火电机组发电机定子的吊装系统,该系统借用汽机房天车主梁结构强度和大车行走机构,利用专用架构和液压提升装置吊装发电机定子,具有所需空间小、施工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对汽机房内的架构和其他设备安装要求底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