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01
  

  • 全选
    |
    重点理论研究
  • 何永秀,周波,熊威
    电力建设. 2013, 34(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少汽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减少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新型非汽油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电动汽车的用户响应度还不高,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北京市居民对电动汽车的响应特点,并就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用户响应度给出了政策建议。

  • 路亮,汪宁渤,马彦宏,何世恩
    电力建设. 2013, 34(1):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酒泉风电基地的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了酒泉风电基地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甘肃电网带来的影响。从电源结构、电网结构、并网技术标准及运行管理规范等方面给出了解决酒泉风电规模化并网问题的措施。最后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及技术层面提出酒泉风电并网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 朱弘钊,刘绍帅
    电力建设. 2013, 34(1):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控制换流站内输电线路工频电流对阀厅检修大厅内人体、设备、通信系统的干扰,需要在设计时计算检修大厅内的磁场强度,并根据要求设计检修大厅的磁场屏蔽。基于空间坐标矢量公式推导出阀厅内部磁场强度的一般性公式;按照要求对检修大厅进行磁场屏蔽设计;利用软件HFSS模拟验证磁场屏蔽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检修大厅屏蔽效能要求为40 dB时,大厅侧壁采用5 mm铝质金属板较好;大厅地面采用铜质金属网,网线直径取5 mm,网孔边长取20 mm。

  • 楚晨晖,陈少林,柯世堂
    电力建设. 2013, 34(1): 1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风力发电机高塔系统抗风、抗震等动力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对某12 MW风力发电机进行了模态分析,研究了各阶模态振型特性,并通过改变塔架高度、厚度以及叶片长度等尺寸变量,讨论各尺寸变量对风力发电机高塔系统自振特性的影响。对多组数值模拟工况结果进行函数拟合,得到置信度较高的拟合公式,确定了各尺寸变量与风机高塔系统自振频率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风力发电机高塔系统结构动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工程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 规划设计
  • 李隽,赵一婕,吴军,刘涤尘,董飞飞,潘旭东
    电力建设. 2013, 34(1):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风险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分析中,其风险主要包括线路的过负荷风险和电压越限风险。对于过负荷风险和电压越限风险,分别考虑了与过载和电压相关的主要因素,并采用了合适的后果严重度函数,分别建立了过负荷风险评估模型和电压越限风险评估模型。在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中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别根据这2种风险指标对输电线路进行了重要性评估和排序。

  • 卢艳超,温卫宁,赵彪,郑燕,史雪飞
    电力建设. 2013, 34(1): 25-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电网工程设备价格具有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征,导致其价格预测难度大、预测精度低,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EEMD-SVM预测模型。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理论(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对经验模态分解理论(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进行了改进,通过EEMD将历史价格分解为平稳的、周期波动的若干价格分量,并以此作为输入,对各分量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价格预测,最后将各预测分量叠加得到预测值。以220 kVA柱式断路器的历史数据为样本,通过EMD-SVM与EEMD-SVM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及误差分析,证明EEMD-SVM比EMD-SVM的预测精度更高,其预测结果对于工程造价管控和设备招投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贾东梨,孟晓丽,宋晓辉
    电力建设. 2013, 34(1): 3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状态估计作为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数据出口和态势感知工具的核心板块,需要在1个数据采集周期内对全网进行1次状态估计计算,传统的配电网状态估计算法不能满足以上要求,需要研究高效的配电网状态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短期负荷预测的智能配电网的状态估计方法,为自愈控制状态评估模块和潮流计算模块提供所需数据。该算法将预测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的超短期负荷预测技术引入智能配电网状态估计,实时预测节点负荷,实现了配电系统节点负荷的实时跟踪;采用指数函数抑制不良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状态估计的精度;利用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前推回代算法计算状态变量的初始幅值和相角,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考虑了分布式电源接入,体现了智能电网透明开放的特点。基于IEEE36节点标准算例的计算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 熊万洲,万龙弋,赵远涛,张青海
    电力建设. 2013, 34(1):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干扰影响各分量的特点,根据当前输电线路和电信线路的运行方式、电气特性特点,对各分量进行了简化或取舍,提出采用等效干扰电流法进行工程评估,计算噪声计电动势,干扰影响计算公式不需考虑衰减系数。计算结果为正在编制的电力行业标准DL/T 5340 《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影响防护设计规定》提供了依据。

  • 输配电技术
  • 朱明星,朱磊,苏国友
    电力建设. 2013, 34(1):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配电网优化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是配电网优化的2个主要措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配电网优化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原本安全运行的滤波及无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在配电网重构时需要考虑的约束条件,以及在此条件下无源滤波装置采用何种投切策略以满足安全稳定性的要求。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补偿装置的治理效果、安全性和稳定性,较满意地解决了配电网重构方式下无源滤波装置的稳定运行问题。

  • 张健毅,刘涛,高文彪,裴东良,李春阳
    电力建设. 2013, 34(1):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000 kV特高压南阳变电站110 kV侧低压无功补偿设备与传统超高压变电站的低压无功补偿设备相比,在设备原理、设备容量、接线方式、保护原理和控制方案方面存在较多的特殊性和创新性。介绍了大容量并联电容器组双桥差保护接线的方案;110 kV新型负荷开关的应用使110 kV系统的无功设备保护跳闸采用2级出口,失灵保护采用的2级失灵方案;母线死区故障采用特殊跳闸方案;特高压变电站站用变容量相对较小,针对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 CT)配置、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系统调试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鉴于南阳站站用电系统接线方式的特殊性,提出了110   kV站用变差动保护范围的优化方案。

  • 马硕,秦理
    电力建设. 2013, 34(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配电网设备复杂多样,容易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干扰,国内配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刚刚起步,配电网的灾害监控、运行管理、故障诊断存在不足。研究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配电网保护通信技术,以实现电网灾害的在线监测与预警。通过支撑多任务的传感器节点阵列布置、网络体系的架构分级,采用图形化、可视化手段,对配电网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建立了可视化电网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能够针对数据进行检索、统计、计算处理,生成各类二次数据,便于有关人员对电网运行状态和趋势进行分析和决策。

  • 张建锋,张斌,周亚辉,高士涛,贾炜,龚春亭,李冬焱
    电力建设. 2013, 34(1):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000 kV南阳开关站扩建工程中的特高压串联补偿工程,首次应用了特高压串补技术。结合工程施工及调试的实际工况,对串补技术的功能应用、核心设备的动作原理以及串补施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为类似串补工程的施工和调试提供了参考。

  • 发电技术
  • 雷平和
    电力建设. 2013, 34(1): 5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种新型的混合通风间接空冷技术,并用数值模拟方法对2×600 MW级机组自然通风间接空冷系统和混合通风间接空冷系统进行了对比计算,获得了典型风速条件下的流场、散热规律和变化机制;以1 000 MW空冷机组为例,比较了自然通风和混合通风间接空冷系统的经济性。

  • 韩道永
    电力建设. 2013, 34(1):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国内1 000 MW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主蒸汽管道用P92钢焊后热处理工艺的选定问题,采用柔性陶瓷电阻主、辅加热器同时加热管道内外壁、两端封堵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主蒸汽管道焊后热处理,得到了焊缝内壁温度达740 ℃以上、内外壁最小温差为15 ℃的热处理效果。针对宁夏灵武电厂二期工程1 000 MW空冷机组,进行了主蒸汽管道用P92钢进行焊后热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热处理工艺对P92钢进行焊后热处理,特别是对厚壁管道进行焊后热处理,可以保证恒温过程中焊缝内壁温度符合P92钢回火温度要求,从而保证了焊接接头综合机械性能的均匀性。

  • 陈彦桥,张芬芳
    电力建设. 2013, 34(1):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原控制系统存在逻辑缺陷,控制品质较差。通过对该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送风控制系统、一次风控制系统、加热器疏水等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优化设计,提高了机组控制系统的可用性,降低了发电煤耗。

  • 赵红斌,杨德荣,冯宇亮,张立茹
    电力建设. 2013, 34(1): 7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直接空冷机组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给水泵功率增加较快,同时面对日益严格的水耗指标,使给水泵配置方案成为困扰新建工程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给水泵配置技术状况,提出主机泵是效率最高的一种给水泵驱动方式,用于直接空冷机组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小汽机直排和湿冷切换方式很好地兼顾了效率和节水;1 000 MW直接空冷机组可采用小汽机间接冷却方式;电动泵是投资最少,运行方式最为灵活的一种方式,可以尝试采用“调速之星”和变频等新技术。

  • 林隆
    电力建设. 2013, 34(1):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华能东方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配置1台10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oiler maximum continue rate,BMCR)容量汽动给水泵且无电动给水泵的启动特点,计算了机组启动过程全程使用汽动给水泵的节能效果,给出了纯汽动给水泵机组启停的实际情况,可为纯汽动给水泵启动机组设计提供参考。

  • 设备与材料
  • 刘博,王力争,苗峰显,方锡忠
    电力建设. 2013, 34(1): 7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钢管塔螺栓紧固扭矩大、操作空间小等难题,研制开发了特高压钢管塔高强度大扭矩螺栓紧固专用电动扭矩扳手。该扳手的使用提高了扳手紧固效率和紧固精度,填补了输变电工程铁塔螺栓紧固自动化的空白,具备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的条件。

  • 肖德铭1,王学2,张祥贵3,张永生1,刘文虎1,张兆弟1,史文渊1
    电力建设. 2013, 34(1):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控扎控冷Q460高强钢进行了成分分析和组织观察,在此基础上利用经验公式评价了其热裂纹和再热裂纹敏感性,采用插销试验方法评定了其冷裂纹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控扎控冷Q460高强钢降低了碳等合金元素含量,通过晶粒细化提高强度,显著降低了焊接热裂纹和再热裂纹敏感性。该钢的冷裂纹敏感性很小,可以不预热焊接。

  • 运行与管理
  • 蒲鹏飞,赵保华
    电力建设. 2013, 34(1):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单因素分析法是经济决策中常用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了财务净现值的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首先分析财务净现值对各因素敏感性系数及多因素变动的临界条件,然后通过具体实例对财务净现值多因素变动的不确定性进行理论计算和探讨,从而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并给出风险防范措施。

  • 李广华,鲍明慧
    电力建设. 2013, 34(1): 9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力工程实行监理制,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要求很高,需要针对工程进度、工程成本、工程质量、设备和人员安全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同时,为更好实现工程项目涉及的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等经济主体的最大利益,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造成的资源损耗,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对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活动进行研究,提出提高监理效率的对策。

  • 施工技术
  • 孙德新
    电力建设. 2013, 34(1):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由于直线跨越塔悬垂绝缘子串倾斜,引起耐张段内档距重构的现象,建立了计算模型,并推导出大跨越地面紧线情况下割线长度的计算方法。经实践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 和庆冬,代有名
    电力建设. 2013, 34(1):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沁北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1 000 MW机组DG3110/26.15-Ⅱ1型直流锅炉吊装的关键技术。根据锅炉设备参数、布置方式及自有吊装机械资源, 综合施工工序和安全、质量、成本等因素,给出了合理的吊装方案(包括钢架和受热面组件吊装方案),实施此方案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工程锅炉的吊装经验对于同类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 徐大兴
    电力建设. 2013, 34(1):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密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塔式锅炉为例,介绍了全悬吊结构塔式锅炉吊装工艺。主要从受热面组合方式、吊装机械的配置及吊装顺序方面,总结了塔式锅炉吊装的特点,可为同类锅炉受热面的吊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