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3-01
  

  • 全选
    |
    重点理论研究
  • 杨新法 刘洪正 孟海磊 刘凯 肖宾 马玮杰
    电力建设. 2012, 33(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宁东—山东±660 kV直流输电工程带电作业需要,通过对带电作业人员体表场强和电位转移时流过人体的能量的仿真计算,提出了±660 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屏蔽服的主要参数要求。所得结论可以为±660 kV直流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 程永锋 鲁先龙 丁士君 张琰
    电力建设. 2012, 33(3):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掏挖与岩石锚杆复合型杆塔基础是输电线路新型基础。开展了掏挖与锚杆基础组合使用的复合型杆塔基础的现场抗拔试验,监测了复合基础荷载位移特性。根据复合基础荷载位移特性和破坏形式,分析了其抗拔承载过程和机理,提出了其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将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二者吻合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复合型杆塔基础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 输配电技术
  • 张琳 仇卫东
    电力建设. 2012, 33(3):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至201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4.733 GW,风电在高速发展中的问题开始集中出现。2011年,风机脱网事故频发,几个风电基地相继发生大规模风电脱网事故,对风电场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影响。通过介绍2011年几次大的风电脱网事故情况,对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中外风机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发展风电的一些建议。

  • 周立志 占玉兵 夏峰 岳鹏
    电力建设. 2012, 33(3):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功率无线自组网技术作为一种面向自动化和无线控制的双向无线通信新技术,具有近距离、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复杂度、低成本等特点,而且网络容量大、时延短、安全、可靠。介绍了微功率无线抄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技术和RS-485通信标准的无线抄表系统,编写了相关软件,实现了无线数据转发以及自动抄表功能。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组网快、稳定性高、可扩展性好等优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抄表系统的设计是成功和有效的。

  • 宋方儒 王中胜 张传江 朱镜灵
    电力建设. 2012, 33(3):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北电网烟气污染物排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关键任务之一是对管辖范围内各电厂的相关污染物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分析。为此各电厂需要建设各自的数据采集系统子站。考虑到未来二次扩展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通讯平台,该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按照实际需求开发的多功能通讯平台,该平台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子站的对外通讯功能,可以不依赖于电厂的硬件环境,方便集成多个第三方应用程序,并可同时与多个第三方节点建立通讯。此外该平台还可以通过建立和优化与其通讯的支撑网络,方便地与异地建立起远程技术支持及管理服务。该多功能通讯平台采用的自主开发的软件对整个平台的稳定性起了良好的支撑作用,模块化的设计可以使整个多功能通讯平台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便捷的移植性。平台硬件还具备了极高的稳定性,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长期可靠地运行。

  • 胡仁祥 王斌 王福华 张燕
    电力建设. 2012, 33(3):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疆吐鲁番地区220 kV变电站集中接入了电气化铁路负荷。在电力机车同时驶入时,会对接入点电压产生影响。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措施。该仿真结果可以为相关电力部门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提供参考。

  • 张谢平
    电力建设. 2012, 33(3):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整跨导线作为研究对象,推导了短路情况下水平双分裂软导线的状态方程,得到了短路时导线的张力与变形,经实例计算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比常用的计算方法更为合理。

  • 梅华 朱茳 崔磊
    电力建设. 2012, 33(3):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分析了配电网信息流及智能配电网信息支持技术,基于多代理理论,依托Web Services网络技术结构,统一了配电网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整合了配电网中的各个子系统资源,构建了多中心智能配电网信息系统框架,并对各中心功能进行了介绍,为智能配电网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 刘颖英 周胜军 丁宁
    电力建设. 2012, 33(3):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串联型电能质量调节装置(series power quality regulator, SPQR)完全补偿策略的最优补偿目标,提出了SPQR在其极限输出电压约束下的2步应对措施,可以使装置在补偿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实现完全补偿策略的最优目标。采用对SPQR最优补偿目标的解析式分析与影响关系曲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装置最优补偿目标受到系统电压幅值、系统电压相位跳变以及装置极限补偿电压3方面因素影响的结论,最后给出了SPQR在极限补偿电压约束下实现最优补偿目标的系统电压变化范围,分析结果将有助于SPQR补偿策略的设计及工程实践。

  • 胡选 钟小江 康东升 彭谦
    电力建设. 2012, 33(3): 3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体式悬垂转角塔利用悬垂串代替耐张串,在转角度数较大时,铁塔前后两侧导线张力沿转角内角方向的合力可将导线绝缘子串拉到足够的偏角,使其满足电气间隙的要求。该塔通过分塔挂线,取消了导线横担,改善了铁塔受力条件,减小了导、地线纵向荷载对塔身的扭矩;同时分体式悬垂转角塔取消了跳线串,减少了绝缘子数量,简化了塔头间隙设计,便于施工和运行维护。考虑到分体式悬垂耐张塔是一种新塔型,不能完全取代耐张转角塔的功能且缺少施工运行经验,1 000 kV特高压交流工程中推荐分体式悬垂转角塔与耐张转角塔交叉使用,以达到延长耐张段长度、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并为未来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 杨磊 吴彤 郝阳 任光荣 贺立斋
    电力建设. 2012, 33(3):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在750 kV输电线路中使用了V型拉线塔,介绍了拉线塔的选型、设计、施工及经济性。应用结果表明,采用V型拉线塔可有效降低工程投资、方便施工、减小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 陈海焱
    电力建设. 2012, 33(3):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工程中有几类特殊接线问题存在争议,例如: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初期采用2个完整串时元件出口的隔离开关设置、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在失掉双母情况下仍要保持关键联络通道、高抗回路是否设置隔离开关以及高抗回路接地开关是否可以取消等问题,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 发电技术
  • 王晓静 冯璟 赵顺安
    电力建设. 2012, 33(3):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北方寒冷地区,机械通风冷却塔冬季运行时常在冷却塔出口形成羽雾,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基于机械通风冷却塔羽雾的形成机理,研究了该型塔消除羽雾的有效措施,通过实际应用得出结论:干湿联合冷却塔是消除机械通风冷却塔羽雾的有效途径之一。

  • 邓成刚 范永春 张鹏
    电力建设. 2012, 33(3):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660 MW超超临界机组特点以及国内外给水泵的加工制造情况,分析了100%容量汽动给水泵、2×50%容量汽动给水泵及100%容量主机驱动给水泵等3种方案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各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00%容量主机驱动给水泵方案具有优势,可供同类机组设计参考。

  • 邵罡北 杨勇
    电力建设. 2012, 33(3): 6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电厂大型循环水泵流道短、落差大、流道转弯多导致吸水前池进流条件恶劣的问题,对原设计流道的水流流态、水泵吸水管内流速分布和水流旋转强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吸水前池下部主流区存在较强旋度的环流涡、吸水管内存在较强的螺旋流是影响水泵进流的主要原因。采取在吸水室布置胸墙的方式进行整流,给出了优选的胸墙底部高程,实施此措施后提高了泵的可靠性。

  • 张建中
    电力建设. 2012, 33(3):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电机组四大管道设计中,选用弯管或弯头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阻力大小。从对引起争议和困惑的源头——美国Crane手册的解读着手,澄清了弯管或弯头阻力计算方法中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实例比较证实,以弯管替代弯头时,降阻节能效益十分明显,对于降低工程造价也会带来可观成效,值得在四大管道设计中推广应用。根据对Crane阻力系数规范的取用法则还得知,在理论上四大管道设计中存在着潜在的节能降阻空间。

  • 杜涛祖
    电力建设. 2012, 33(3):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碎煤机室是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转运站,也是电厂输煤系统设计和布置的难点之一。滚轴筛和碎煤机的布置方式决定了碎煤机室的结构设计,一旦设备的布置方式选择不合理,就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和投资成本的增加。从碎煤机室建筑面积、层高设计以及投资成本等方面,对滚轴筛和碎煤机平行布置和错位布置进行了比较,得出错位布置方式是火电厂输煤系统碎煤机室的最佳布置方案。

  • 钱序 万里宁 杨华
    电力建设. 2012, 33(3): 7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托某发电厂2×660 MW空冷机组工程,应用电力瞬时分析程序(electrical transient analysis program,ETAP)对该电厂的电气系统暂态稳定性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多种可能的操作及故障(发电机切除,400 、10、0.4 kV 母线故障并清除,大功率电动机启动、切除及再启动,快切动作等)对厂用电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仿真波形,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厂用电系统的暂态过程,为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郑赟
    电力建设. 2012, 33(3):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印度CEA火电厂设计导则和国内规范,以印度某300 MW火电厂工程为例,对其汽轮机主要汽水系统和设备选型设计与国内常规火电工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印度火电工程的设计特点及其依据,可为同类型印度火电工程的合同谈判提供更多的经验,对这些工程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 设备与材料
  • 陈家伦
    电力建设. 2012, 33(3):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山和河谷等特殊地形条件下进行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时,采用常规的地面展放导引绳的架线工艺比较困难,此时采用直升机放线工艺是可行的,而且经济性可能更好。根据直升机放线工艺的需要,研制了直升机放线滑车,该直升机放线滑车的创新技术包括导引绳引导臂、偏心转动门、导引绳对中活门和防滑车摆动梁的设计等。

  • 常建伟 李凤辉 徐德录 张东英 于长海 张磊 李光
    电力建设. 2012, 33(3):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输电铁塔主材断裂进行了失效分析,通过承载力计算,化学成分、常温和低温力学性能试验以及对失效塔材断口、金相组织分析,探讨并明确失效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表明:塔材为低温脆断,而冲孔形成的微裂纹是导致塔材低温失效的主要原因。

  • 魏骁 徐广信 丛相州
    电力建设. 2012, 33(3): 89-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A335P92钢热压成形管件的变形特点,据此制订A335P92钢热压成形工艺方案。试验及对实际产品的检验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A335P92钢热压成形的加热温度为950~1 100 ℃,保温时间为1~2 h;在温度650~1 100 ℃时热压成形不会产生裂纹等缺陷;热压成形后可以自由冷却,即使水淬也不会产生裂纹。

  • 杨永平
    电力建设. 2012, 33(3): 9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电力工程建设初期,快速准确建立与国家坐标系统相一致的测区控制系统是电力工程测量的首要工作。为此,介绍一种全新的定位方式——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精密单点定位方式,分析该方式的定位原理,与其他定位方式进行了技经比较,试验分析其可靠性,提出具体工程应用方法。GPS精密单点定位具有传统单点定位的灵活性和相对定位的高精度特点,可以轻松解决电力工程测量中的首级控制起算坐标问题,从而避免了寻找国家等级控制点的高强度工作,尤其在灾后重建等特殊情况下更能体现其优势。

  • 运行与管理
  • 李益民 范长信 杨百勋 赵彦芬 梁军 严苏星 蔡文河 林介东
    电力建设. 2012, 33(3): 97-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介绍了DL/T 438—2009中取消合金钢碳化物、蠕变孔洞检测监督、蒸汽管道不强制进行蠕胀检测的技术背景和9%~12%Cr钢制高温部件硬度控制的技术依据,阐述重要技术条款的修订项,以利于规程的解读和执行。

  • 于成
    电力建设. 2012, 33(3):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电厂1 000 MW机组380 V PC段母线在负荷侧单相接地时,发生电压互感器(potential transformer,PT)烧毁事故。经对此次事故详细分析后发现,1 000 MW机组与300、600 MW机组低压厂用电系统接地方式不同,前者一般采用经电阻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后者一般采用直接接地的大电流接地系统。此次PT烧毁事故是设备选型不当造成的,大容量机组的设备选型要视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 施工技术
  • 罗本壁
    电力建设. 2012, 33(3): 105-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的软母线安装具有跨距大、跨越物多、导线截面大等特点,施工难度较大。提出了单导线展放、四导线同时展放2种软母线施工方案,经过技术论证,选择了四导线同时展放施工方案,现场施工全过程安全、顺利。

  • 孙德新 程利军
    电力建设. 2012, 33(3): 11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黑岩子长江大跨越的地形情况,合理设置张力场及牵引场,采取2种方式展放□15 mm防扭钢丝绳横跨长江。引绳展放采取了区别于常规大跨越施工的方式,各级引绳根据需要在耐张跨越塔处灵活转接绳头,并在张力场和牵引场之间的放线滑车内往复循环展放,避免了引绳在张力场及牵引场间转运,提高了施工效率。

  • 翁忆祖 孙赵富
    电力建设. 2012, 33(3): 116-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1 000 MW机组锅炉本体受热面经常发生爆管、泄漏的问题, 以河南新密电厂二期工程为例,分析了塔式锅炉安装标高的偏差对受热面安装质量的影响。基于锅炉本体安装特点及产生安装标高偏差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受热面安装标高的措施。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证明该措施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