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2-02-01
  

  • 全选
    |
    重点理论研究
  • 邓敏 刘克文 王宇飞
    电力建设. 2012, 33(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学习算法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模型。该模型将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抽象成多元回归问题,将理论线损计算的各类影响因素和理论线损值分别作为多元回归问题的输入向量和输出向量,并构造样本集输入到复合学习算法中加以训练,以得到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模型。复合学习算法由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完成样本集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利用粒子群算法动态地搜索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最优训练参数,从而降低了理论线损计算模型的误差。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复合学习算法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 郑海坤 刘瀚林
    电力建设. 2012, 33(2):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不同变压器调档所引起的电压无功变化在稳态电网中具有近似线性叠加性质,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变压器调档策略,以满足电网的无功电压调控需求。在当前潮流下计算变压器抽头变动一档引起全网节点的电压和无功变化级差(步长),定义为一档电压效应和一档无功效应,以抽头变化量(步数)及无功改变量之和的最小值作为目标函数,以全网节点达到目标控制电压范围内作为约束条件,对变压器档位进行组合优化计算,得到优化调档策略,可作为全局优化的预优化计算或变电站档位规划。某实际电网的计算表明此方法简便实用。

  • 输配电技术
  • 崔凯 宋毅 李敬如 赵娟
    电力建设. 2012, 33(2):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电压序列选择的基本要求,研究提出了电压序列可行的配置方案。结合我国电网发展现状,论述了我国电网电压序列优化选择的重点。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提出了电压序列评价指标,并进一步建立了可用于指导实际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

  • 赵怀宇 李占岭 闫素梅
    电力建设. 2012, 33(2): 18-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采用p-y曲线计算的桩头位移不是水平力和弯矩单独作用时产生位移的简单叠加,故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到桩身各等分点处的地基反力系数,再通过传递矩阵法求得各桩头刚度系数,最后经过整体迭代循环计算,将p-y曲线应用于群桩基础受力分析。通过实例对比,本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该方法与m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法计算的桩位移和内力偏于不安全。

  • 刘旭 李占玲 郭志涛
    电力建设. 2012, 33(2):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架空输电线路线间电气距离计算精度低、效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利用悬链线计算方法、空间坐标转换、OpenGL函数库等设计了架空输电线路三维电气距离校验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多种工况下单回、同塔双回、同塔多回线路中同回路相间及不同回路相间三维空间的电气距离校验功能;实现了铁塔、耐张和悬垂绝缘子串、悬链线的三维空间模型的显示及动态交互展示功能;实现了不同设计条件下三维空间的耐张绝缘子串摇摆角自动计算,悬链线张力的自动计算。该系统可以为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铁塔规划和定位校验提供技术支持,可提高设计人员的效率和降低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赵远涛 李京凯 刘文勋 徐维毅 李健 朱焰 于跃
    电力建设. 2012, 33(2): 2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采用双“V”型“笼式”或"管式"硬跳线,具有限制串偏、减少跳线摆动的优点,然而其结构复杂,运输、安装不便,并且价格昂贵。对特高压直流耐张塔跳线采用单/双串、I/V串、软/硬跳线等多种方案进行了风偏计算、塔头设计与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探讨了特高压直流耐张塔多种跳线方案的优劣性和适用条件,为后续±800 kV直流耐张塔设计提供了参考。

  • 张旺海 于建斌
    电力建设. 2012, 33(2):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架空输电导线找形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用ANSYS软件对算例进行了找形分析,使用APDL语言编写了命令流程序,并将分析得到的相关参数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法的准确性,为架空输电导线的动力分析提供了条件。

  • 张先伟 钟伟华
    电力建设. 2012, 33(2):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800 kV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楚雄和穗乐换流站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并结合各自的布置情况,对2站的电磁干扰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2站阀厅及控制楼电磁屏蔽的需求,进而提出2站阀厅及控制楼应采取的屏蔽措施。

  • 刘鸣 李永诰
    电力建设. 2012, 33(2):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管角钢组合型输电塔进行了地层移动下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根据位移加载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输电塔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输电塔架单支座沉降很严重。为增强铁塔自身的抗地表变形能力,除需加大靠近塔腿处的杆件强度外,变坡度处的横隔杆件也应加强,并提出了杆塔基础沉降的防控方案。

  • 发电技术
  • 文义荣 李娟 张传永 王姗姗 丁福利
    电力建设. 2012, 33(2):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火电厂现场总线电气控制系统(fieldbus electric control system,FECS)的需求和特点,结合CSC-831低压测控保护装置,介绍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实现DP-V1协议的Profibus-DP从站的软硬件设计。通过搭建典型FECS子系统,以组网试验方式验证了所开发的Profibus-DP的通信性能,分析了FECS合适的通信速率及应用相关问题。采用自主开发的Profibus现场总线主、从站,与装置的应用功能一体化,在性价比和EMC方面更具有优势。

  • 叶勇健
    电力建设. 2012, 33(2):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气中的PM2.5颗粒对人体健康有长期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火电厂PM2.5颗粒排放占全社会总量的10%。袋式除尘器能捕捉大多数PM2.5颗粒,高效静电除尘器如选用合适的电源和比集尘面积也能大大提高PM2.5颗粒的捕捉能力。实验室测试表明2种除尘器对PM2.5的捕捉率都可达到90%。除了采用高效除尘器外,降低电厂NOx和SO2的排放也是火电厂减少PM2.5颗粒排放的有效和必要措施。

  • 张小霓 吴文龙 王琳 陈亮 李长鸣 何俊峰
    电力建设. 2012, 33(2):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高沉积率引起运行恶化问题,河南某600 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给水处理由还原性全挥发处理(all volatile treatment(reduction),AVT(R))改为氧化性全挥发处理(all volatile treatment (oxidation),AVT(O))方式,省煤器入口铁含量明显降低,给水泵和汽轮机调节级压差无明显升高,提高了机组的安全运行水平。分析了各种给水处理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思路,探讨了基于AVT(O)方式的工况控制和铁含量测定方法。高沉积率超临界直流炉机组给水处理在不具备加氧处理(oxygenated treatment,OT)条件时,可考虑采用AVT(O)替代AVT(R)方式。

  • 刘鸿国
    电力建设. 2012, 33(2):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投入商业运行后出现焊口开裂、受热面爆管、氧化皮堆积堵管等问题,比较了不同厂家锅炉的热负荷及用材,分析了T23、T/P92、SUP304H、HR3C等新型耐热钢材早期失效及氧化皮剥落的原因、机理,并提出预防措施,对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的制造、安装及运行有借鉴作用。

  • 赵春晓 赵志
    电力建设. 2012, 33(2):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Ⅲ类场地土厂址上的某工程侧煤仓结构选型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得出高烈度区侧煤仓宜选用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结论。在充分发挥混凝土的高抗压性、高耐久性的同时,通过内置型钢提高其结构的抗震延性,从而改善原高强混凝土结构脆性破坏的特征。

  • 陈禄 张润军 边锋涛 赵建明 刁培超
    电力建设. 2012, 33(2):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超临界锅炉制造技术中大量吸收、消化了ASME标准的部分规定和技术要求,而ASME标准中对没有固定汽水分界线的锅炉装设安全阀采用了可以变通的规定,这些变通规定与安全阀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相悖。为此,针对目前超临界机组锅炉过热器安全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ASME标准,对安全阀整定压力、启闭差压、现场试验、容量配置、位置设定等进行了分析,说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关安全阀部分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应予以完善,使它们能更有效地指导工程应用。

  • 赵弦 冯璟
    电力建设. 2012, 33(2):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多个SCAL型间接空冷系统的工程设计,分析了ITD、迎面风速、散热器高度、塔形尺寸等设计参数对空冷系统规模的影响。比较了煤价、成本电价对空冷电厂年总费用的影响。衡量了环境风及“三塔合一”中脱硫岛布置对空冷系统换热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指导SCAL型间接空冷系统设计参数优化的原则。

  • 郝涛 董建朋
    电力建设. 2012, 33(2):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力发电厂锅炉蒸汽吹灰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分散控制系统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DCS),其控制逻辑一般由传统的DCS顺控模块构建,传统控制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为此介绍一种全新的序列化编码顺控控制方式,该方式具有结构清晰明确、维护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通过在某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蒸汽吹灰控制系统中的实际使用,表明序列化顺序控制方式可满足各项工艺要求,可推广应用于各种同类控制领域。

  • 设备与材料
  • 韩国聚 许绍良 刘广增
    电力建设. 2012, 33(2):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因材料和结构与一般钢芯铝绞线不同,其应力、弧垂特性、输送容量、电能损耗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从不同设计条件下的10 000多个导线应力弧垂计算数据中摘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了该导线在输电线路新建、增容改造工程中的应用,阐明了该导线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 陈大斌 齐立忠 李晋 赵庆斌
    电力建设. 2012, 33(2): 7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输电线路的结构荷载的增大,杆塔构件选用大规格角钢是未来特高压杆塔设计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大规格角钢替代普通组合角钢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及其应用范围;给出了大规格角钢与常规角钢采购价差对输电线路经济性影响敏感点;结合国家电网“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规模,阐述了未来5年大规格角钢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数量,并分析了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运行与管理
  • 常勇 谢佳妮 张雍赟
    电力建设. 2012, 33(2):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已成功投入商业运行。由于电压等级高、设备相对复杂,为了及时掌握设备运行健康水平,避免一次设备损坏,特高压变电站主要一次设备均加装了在线监测系统。介绍了现场系统构成,并结合现场运行实例总结了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经验。

  • 邓光武 宋述波 王超 林庆标 莫文斌
    电力建设. 2012, 33(2):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500 kV隔离开关控制接触器在操作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波形,认为在接触器线圈励磁返回瞬间,线圈回路出现的暂态冲击是造成其频繁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在接触器线圈两端加装消弧回路的反事故措施。通过对2种消弧回路的效果对比,最终选择加装二极管串联电阻的消弧回路。

  • 王智涛
    电力建设. 2012, 33(2): 9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电厂的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该系统根据电厂继电保护的特点与需求,实时采集继电保护装置的数据并进行快速准确地归类与诊断,为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该系统的实施不仅大大提升了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提高了电厂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际的使用效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 丁朋果 张育婵
    电力建设. 2012, 33(2):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ontinous ernisson monitoring system,CEMS) 的安装与运行不仅为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物总量提供了有效的监测手段,也有利于电厂的安全运行与管理。通过对河南省部分火电机组安装的107套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进行的计量校准工作,分析并总结了各校准项目的准确度合格率以及CEMS系统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 施工技术
  • 叶志燕 刘建卫 储艳春
    电力建设. 2012, 33(2): 10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第三代核电站大规模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缩短建设工期的同时增加了施工难度。为将大型结构模块安全准确地吊装就位,对结构模块吊装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模块吊装时的最大变形和应力,并对构件进行规范验算,结果表明模块能满足吊装要求。有限元分析结果为结构模块的安全就位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 张增辉
    电力建设. 2012, 33(2):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汽轮发电机安装过程中,如何控制汽轮机轴振动是安装工程的关键。通过设备出厂质量控制、基础二次灌浆控制、轴瓦与瓦枕接触控制、动静间隙控制、转子找中心控制、旋转部件现场质量控制、靠背轮连接前后晃度变化控制、汽机岛与周围建筑隔离控制等,提出了汽轮机振动控制策略,使机组一次冲转成功并且各个轴瓦振动均达到优良水平。